天鸡叫海日,晴翠浓诸峰。
丹崖媚朝雾,了了青芙蓉。
寻溪背初旭,入谷闻惊风。
半岭生飞烟,忽没岩边松。
仰睇辨莲宇,稍见僧楼红。
流云布群壑,清梵生虚空。
石径去不极,前路谁能穷。
钩索得悬解,妙寄饶归宗。
跏趺憩莲社,叹息怀支公。

【注释】

西涧赴山:从西边的水涧前往山中。云罩:云雾缭绕。憩:休息。天香禅刹:指天香寺。

晴翠浓诸峰:晴朗的阳光照耀着浓密的群山。丹崖:红色崖壁。朝雾:早晨的薄雾。了了青芙蓉:清晰的青芙蓉花。

寻溪背初旭:在溪边寻找朝阳初升的地方。初旭:太阳刚刚升起。入谷闻惊风:进入山谷,听见有风吹过的声音。

半岭生飞烟:半山上飘起一缕缕轻烟。忽没岩边松:忽然间消失在岩边的松树后面。

仰睇辨莲宇:仰头看能辨识出寺院的屋宇。莲宇:佛塔或佛殿的别称。稍见僧楼红:稍远处可以看到寺庙的红墙。

流云布群壑:流动的云气遍布在群山沟壑之间。清梵生虚空:清静的梵音在虚空中回荡。

石径去不极,前路谁能穷:石铺的小路延伸不到尽头,前面的路谁能走到尽头呢?钩索得悬解,妙寄饶归宗:悬挂的绳索解开了,精妙的寄托回归到了本源。

跏趺憩莲社:盘腿坐着休息在莲花般的佛社中。支公:佛教传说中的一位高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小诗,作者以诗人的眼光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面,并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卓越的审美能力。

首句“西涧赴山将往云罩憩天香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西涧、山、云、寺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利用了“云罩”这个关键词,将整个画面笼罩在一层神秘而神秘的氛围中。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互动关系。“天鸡叫海日,晴翠浓诸峰”,通过对天鸡和海日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丹崖媚朝雾,了了青芙蓉。”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朝雾比作美丽的青芙蓉花,生动地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诗人又转入对山水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描绘。“寻溪背初旭,入谷闻惊风。”描述了诗人沿着溪流前行,背着初升的太阳,走进山谷里,听到了风声。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四句“半岭生飞烟,忽没岩边松。”则是对山水之间互动关系的进一步描绘。诗人描绘了半山腰升起的飞烟逐渐消失的场景,然后又突然消失了岩石边的松树。这一过程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又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美丽的山水画卷,并通过对山水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