饧箫不道闲庭陛。饮屠苏、已是香山婪尾。晴旭半窗匀,听鸟啼声碎。怅怀西台台下客,正散锦、动珠难记。须记。是第一邮签,相思题字。
颇笑提椠扬云,对银幡彩胜,犹耽墨戏。暖雪甚知时,恰酿成春意。似水流年浑未觉,只觉得、天公微醉。宜醉。怎梦里瞢腾,却寻生计。
【注释】
丁卯:年号,宋理宗宝年间。闰庵:赵师秀的号。函讯:信札。饧箫:即吹箫。闲庭陛:庭院台阶。饮屠苏:喝屠苏酒。香山:唐代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这里指杭州。婪尾:饮酒尽兴之态。晴旭:晴天旭日。匀:明亮的样子。西台:御史台。台下客:言自己为御史台的官吏。锦:指锦绣。珠:指珠帘。第一邮签:指书信的第一封。相思题字:寄书时写上思念的话语。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理宗淳祐三年(1243)所作,当时作者任太学博士、兼直秘阁官。此词作于作者赴太学任官之前,故词中流露出作者对于官场的厌恶之情。
上阕首句“珍珠帘”三字点明地点与时间。“丁卯”,是宋理宗宝年间,也是理宗淳祐三年。这一句说明此时作者已到杭州任职。“上日”二字表明是初春的天气,而闰庵函讯则是作者收到友人来信的回信。“词以报之”,表明了这是一首答友人的信。
下阕首句“饧箫不道闲庭陛”,意思是说,我正在庭院阶上吹着笛子。“不道”是不知、不懂的意思,“闲庭陛”是庭院中的空地,阶上。“饮屠苏”,喝屠苏酒,这是古人的一种风俗,表示过年或节庆。“已是香山婪尾”,意思是已经过了新年的最后几天,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就是“香山”即香山寺的灯会结束之时。“正散锦、动珠难记”,意思是说,正当元宵节灯会的时候,我却因忙于公务,不能如愿以偿。这里的“散锦”、“动珠”都是比喻,指参加宴会和观灯之事。“须记”,一定要记住,这里是提醒朋友不要忘记自己。“是第一邮签”,意思是说我写的第一封信就是给朋友的信,也就是“邮签”。
过片以后,词人用一联自况:“颇笑提椠扬云,对银幡彩胜,犹耽墨戏。”意思是我拿着笔杆,扬着云,对着彩旗、彩带、纸鸢等物嬉笑玩耍,却还是放不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提椠”是提着笔杆,扬着云,指挥毫写作;“银幡彩胜”,是指放风筝,“犹耽墨戏”是指沉迷于书法绘画之中。“暖雪甚知时,恰酿成春意。”意思是说,暖冬里的雪花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正好酿出了春天的气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冬天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掉,但春天的气息已经酝酿出来了,春天就要到来。
结尾处用一联自勉:“似水流年浑未觉,只觉得天公微醉。”意思是说,岁月流逝得就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只觉得自己被天公所陶醉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岁月流逝得很快,但自己也还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好像天公还在陶醉之中,没有清醒过来似的。这里的“天公”指的是皇帝,因为皇帝喜欢喝酒,所以称皇帝为“天公”。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在官场上的无奈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的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渴望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