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社台空,琳宫尘黯,犹说虬枝夭矫。浓阴匝地,黛色参天,多少俊流临眺。难得高贤结邻,心比双清,迹同三笑。想霜严雪洁,秦封不到,竦然云表。
曾几日、灰劫相寻,化为龙去,尚有苍髯缭绕。交光易散,胜境重开,一抹影堂斜照。欲问因缘有无,输与枣花,游骢夹道。待青筠直送,涛声无奈,著书人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和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意象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作具体分析。“莲社台空”意为:莲社台空空荡荡,“琳宫尘黯”意为:琳宫也蒙上了一层灰尘。“犹说虬枝夭矫”意为:仍然可以看见那盘屈盘旋的龙形老树,“浓阴匝地,黛色参天”意为:浓密的树荫覆盖着大地,苍翠的树色直插云霄。“多少俊流临眺”意为:多少有才华的人来到这里欣赏。“难得高贤结邻”意为:难得的是高贤与邻人结为邻居。“心比双清”意为:他的心比双清(即二水合流后的清水,比喻人品高尚纯洁)还要清高,“迹同三笑”意为:他的行为与古人的三笑相同。“想霜严雪洁,秦封不到”意为:想象那霜雪洁白、没有受到秦始皇封土的古松。“竦然云表”意为:它挺立在云层之上。“曾几日、灰劫相寻,化为龙去,尚有苍髯缭绕”意为:曾经几天时间,被战火烧毁,变成了龙飞而去,但仍然有满头白发缠绕。“交光易散”,意为:阳光容易散去。“胜境重开,一抹影堂斜照”意为:美好的景色重新展现。“欲问因缘有无,输与枣花,游骢夹道”意为:想知道这一切的原因吗?就请枣花告诉我吧!游骢夹道,指的是游骢马在道旁奔跑,这里的“游骢”指的是王献之的名马“山阴道上”。“待青筠直送,涛声无奈,著书人老”意为:等青竹直送我,那奔腾不息的江水无奈地流淌,而我作为一位著书的人已经老了,无法再写出新的作品了。这是诗人晚年的感慨。
【答案】
译文:
莲社台空空荡荡,琳宫也蒙上了一层灰尘。
仍然可以看见那盘屈盘旋的老柳,浓密的树荫覆盖着大地,苍翠的树色直插云霄。
多少有才华的人来到这里欣赏。
难得的是高贤与邻人结为邻居。
心比双清还要清高,行为与古人的三笑相同。
想象那霜雪洁白、没有受到秦始皇封土的古松,它挺立在云层之上。
曾经几天时间,被战火烧毁,变成了龙飞而去,但仍然有满头白发缠绕。
阳光容易散去。
美景重新展现,一道夕阳斜照着那青竹。
想要知道这一切的原因吗?就请枣花告诉我吧!
游骢夹道,指的是王献之的名马“山阴道上”。
等青竹直送我,那奔腾不息的江水无奈地流淌,而我作为一位著书的人已经老了,无法再写出新的作品了。
赏析:
此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词人以咏物抒情为主,借物言志,托物寄兴。全词融情入景,写景叙事相结合,抒发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及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之情。
开头两句写台阁荒凉,古松孤独。莲社台空空荡荡,琳宫也蒙上了一层灰尘,依然可以看见那盘屈盘旋的老柳,浓密的树荫覆盖着大地。这些景物描写既烘托出一种萧索凄凉的气氛,又渲染出一种寂寞孤寂的境界,使人产生强烈的感伤情绪。接下来两句点明主旨。“难得高贤结邻”,“难”字突出了作者对这种境界的向往之情。接着两句进一步描写这一境界。作者通过想象,设想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个高贤与邻人结为邻居,他心比双清(即二水合流后的清水),迹同三笑(即三个圣人孔子、颜回、曾参一起大笑)。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这位高贤的高尚纯洁,更表达了作者对其人格的倾慕之情。
下片主要写自己的感想。“想霜严雪洁”两句想象那霜雪洁白、没有受到秦始皇封土的古松,它挺立在云层之上。这里用典丰富,既是写自然景象,又是写历史传说。“曾几日、灰劫相寻,化为龙去”两句回忆过去几年中发生的几次战争,把许多有才学的人士毁在了战火之中。“尚有苍髯缭绕”,指虽然有许多有才学的人士被毁,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像古松一样,依然存在。“交光易散”两句说,美好的景色重新展现时,只有一抹夕阳的斜照。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欲问因缘有无,输与枣花,游骢夹道”两句是说,我不明白这一切的原因吗?那就请枣花来告诉我吧!王献之的名马“山阴道上行,车上的枣花飘洒在路上。游骢夹道,指的是王献之的名马“山阴道上”。这句的意思是:“山阴道上的枣花落在路上”。这两句既表明自己不善于察言观色,也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最后两句说,“待青筠直送”,等青竹直送我吧,那奔腾不息的江水无奈地流淌,而我已经老了,无法再写出新的诗文了。“著书人老”句,语出《庄子·逍遥游》:“吾将曳尾于涂中。”意思是说我要象庄子那样在污泥里拖着尾巴过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