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幛缝愁,红泥埋恨,尽是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谁记画楼莺晓。当日株移永丰,三楚腰肢,入宫纤小。到如今,香雪飘零何处,玉骢稀少。
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尚痴心,春在平芜,央取乱峰遮绕。

【注释】

  1. 绿障:指杨柳。
  2. 红泥:指芍药,古代称芍药为“红泥”。
  3. 永丰:地名,位于今天湖北黄陂县。
  4. 三楚腰肢:指美女的体态。
  5. 香雪飘零:形容花已落尽。
  6. 玉骢:即玉勒马,骏马名。
  7. 明月无情:形容月亮冷漠无情。
  8. 潘鬓沈围:形容人因年老而发白。
  9. 平芜:平坦的原野,这里指春天已经过去,草木长起。
  10. 央取乱峰遮绕:比喻希望借助自然的美景来掩饰自己的孤独和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春去的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春光不再的感慨。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用绿荫、红花、东风等意象,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但随后的“晴翻麦雉,雨闹桑鸠”又带来了一种与春天相反的气氛,似乎在暗示春天的逝去。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词的基调充满了哀愁。

词的下片则转向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这句中,作者以明月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无情和对于黄昏时分的厌恶感。“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则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更是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的更迭相结合,表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春光不再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