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昔周之末世,庄生闵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故为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三致意焉。而扬雄亦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事尽意索,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者哉?予为备陈所以,盖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诗句:
- 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
- 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
- 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
- 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
- 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译文:
我的好友刘君孟容,性格沉稳而严肃恭敬,喜好道家思想而欲望不多。从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淡然地对待富贵,不追求名利。后来观察事物和变化,又能够超越名誉,于是给他的住所取名为“养晦堂”,并且写这封信给我国藩做篇记叙。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刘君孟容的性格特点、生活态度以及他对名利的看法,展现了他的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高尚品质。诗中的“养晦堂”既是对刘君孟容住所的命名,也寓意着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同时,诗歌还通过历史人物和典故,强调了君子应有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