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
诗句 一壶先生传, 一壶先生者, 不知其姓名, 亦不知何许人。 衣破衣,戴角巾, 佯狂自放。 尝往来登莱之间, 爱劳山山水, 辄居数载去。 久之,复来, 其踪迹皆不可得而知也。 好饮酒,每行以酒壶自随, 故人称之曰“一壶先生”。 知之者,饮以酒, 留宿其家, 间一读书,唏嘘流涕而罢, 往往不能竟读也。 与即墨黄生、莱阳李生者善。 两生知其非常人, 皆敬事之。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至其家。
一壶先生传 赞曰:“一壶先生,其殆补锅匠、雪庵和尚之流亚欤!吾闻其虽行道,而酒酣大呼,俯仰天地,其气犹壮也。忽悲愤死,一瞑而万世不视,其故何哉?”李生曰:“先生卒时,年垂七十。” 注释: 1. 一壶先生:指的是传说中的隐士,他们常以一壶酒为伴,生活清贫,但心志高远。 2. 传:指这篇传记的作者通过叙述一壶先生的事迹来表达对他的赞美和敬意。 3. 赞曰:“一壶先生,其殆补锅匠、雪庵和尚之流亚欤!”
穷鬼传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解析:穷鬼,即指贫穷的人或事物,不知道其起源。唐元和年间(806-820),一个穷鬼开始依附于文学家韩愈。韩愈与这个穷鬼长期相处,感到难以忍受。韩愈写了很多文章来驱逐它,但它却不愿离开,反而辱骂韩愈。韩愈去世后,没有地方可去。后来,在这个世界上流浪
穷鬼传 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注解】: 1. 先生: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2. 处:居住,此处指生活。 3. 数十年:形容时间很长。 4. 穷甚不堪
与刘大山书 译文: 去年春天正月,我渡过长江,拜访了足下,留宿一夜,而足下写了十几篇古文给我看,都很有气势。足下本来就不相信自己,却错误地认为我的文风和古人的一样,于是我就问他文章的波澜意度是什么造成的。我回到秦淮,准备检看我的文章,全部给足下看,希望有东西能教我。正好足下北上到燕蓟之间,我也东奔到吴越,就没有实现。今年冬天,金陵的门人想要刻印我的古文在木板上。我的古文多是愤世嫉俗的作品
与余生书 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 译文: 我的生命在你的脚下。前几天有个叫犁支的和尚跟我说,他在永历年间做宦官的时候,给我讲述了一些关于滇、黔两地的事情。我听了之后
这首诗是《西邻之女》,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女子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西邻之女,陋而善嫁。” 这句话描述的是西邻的女子,虽然容貌不出众,但性格善良,能够找到合适的丈夫嫁出去。 2. “东邻有处人,贞淑而美,无聘之者,乃过西邻而问焉。”
诗句: ``` 鸟说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 桂之上,日有声弇弇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
与余生书 终明代末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
解析与翻译 诗句释义: 1. 顺治二年,既写江东南:这一句描述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理位置的变化。顺治二年指的是清初顺治帝在位的第二年。江东南可能是指中国东南部地区,具体地点不详。 2. 而明唐王即皇帝位于福州:明唐王指明朝末年在福建称帝的隆武帝,他于顺治二年(1645)在福州即位。"即皇帝位于福州"表明隆武帝在此地正式登基成为皇帝。 3. 其泉国公郑芝龙,阴受大清督师满盈洪承畴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