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黯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余尝即其说推之,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养晦堂记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黯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注释】
- 养晦堂记:这里指的是作者自谦地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 凡民有血气之性:普通人都有血性和性情。
- 翘然:形容志向或欲望高昂的样子。
- 恶卑而就高:厌恶卑微而追求高贵。
- 恶贫而觊富:厌恶贫穷而渴望富有。
- 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厌恶孤独寂寞而追求显赫的名声。
- 世人之恒情:指大多数人的普遍情感。
- 君子人:品德高尚的人。
- 率常:常常。
- 幽默:指含蓄、内敛的性格。
- 黯然退藏:指不张扬、低调地隐居生活。
- 彼岂与人异性:那难道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吗?
- 诚见乎其大:确实能认识到事物的大道理。
- 此众人之所争者之不足深较:这是一般人争论不休的事情,不值得深入比较。
- 自秦汉以来:从秦朝和汉朝一直延续到现代。
- 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员和贵族。
- 当其高据势要:当权者占据有利的地位。
- 雍容进止:从容自如地行走。
- 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认为自己的才智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 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等到他死后观察这些,那些与当时低贱的奴仆和品行不端的商人一样死去,也没有什么差别。
- 而其间又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而在这其中还有那些通过建立功勋和取得文学成就来获取虚名的人。
- 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自称摆脱了尘世的喧嚣,居住在显贵的地方,安然处之在高位之上。
- 曾不知:竟然不知道。
- 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他们与眼前这些低下的仆人和普通士兵没什么区别。
- 行将同归于澌尽:最终都会像水一样慢慢消失。
- 毫毛无以少异:一点微小的变化都没有。
【赏析】
《养晦堂记》是一篇表达作者对人生价值和处世态度的思考的文章。文章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人们生活状态的描述,指出了人们往往被表面的成功和虚荣所迷惑,忽略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只有内心真正懂得大道理的人,才能不被外界纷扰所动摇,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泊。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和赞美,以及对于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利的批判。整体上,《养晦堂记》反映了作者深邃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