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注释:
冷落的绣被,有谁来陪伴?
倚靠着香炉。
春天醒来,斜日照着我梳头。
欲将忧愁写在眉上,可休止住,远山残翠已收,不要登楼了。
赏析:
此词描写闺中女子对丈夫久去不归的怨思。上片写闺中寂寞。下片写闺中愁思。全篇以景结情,含蓄深沉。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注释:
冷落的绣被,有谁来陪伴?
倚靠着香炉。
春天醒来,斜日照着我梳头。
欲将忧愁写在眉上,可休止住,远山残翠已收,不要登楼了。
赏析:
此词描写闺中女子对丈夫久去不归的怨思。上片写闺中寂寞。下片写闺中愁思。全篇以景结情,含蓄深沉。
致张纯修手简 【其八】 久未晤面,怀念甚切也,想已返辔津门矣。奚汇升可令其于一二日间过弟处,感甚,感甚!海色烟波,宁无新作?并望教我。十月十八日。成德顿首。 【其九】 姚老师已来都门矣,吾哥何不于日斜过我。不尽。成德顿首。三月既日。 【其十】 花马病尚未愈,恐食言,昨故令带去。明早家大人扈驾往西山,他马不能应命,或竟骑去亦可。文书已悉,不宣。成德顿首。 【其十一】 德白:比来未晤,甚念
致张纯修手简 【其四】 两天的身体已经大安吗?我昨天突然头痛,喉部肿胀。今天稍微好一点,但还没有完全痊愈。道兄你的身体非常健康,或许一二天内能到荒斋一谈,那该多好,多好。特此不一一。来中顿首,还有一要语,为老师事,欲商酌。又拜。 【其五】 厅联书上,很惭愧不堪。昨天竟大饱而归,又承吾哥不以贵游相待,而以朋友之礼待之,真不啻即饱以德也。谢谢!这真是了解我的人啊。当我图报于吾哥之前的时候
致张纯修手简 【其一】前求镌图书,内有欲镌“藕渔”二字者。若已经镌就则已,倘尚未动笔,望改篆“草堂”二字。至嘱,至嘱!茅屋尚未营成,俟葺补已就,当竭诚邀驾作一日剧谈耳。但恨无佳茗共啜也。平子望致意。不宣。成德顿首。初四日。 【其二】 足称名手。然自愚观之,刀锋尚隐,未觉苍劲耳。但镌法自有家数,不可执一而论,造其极可也
紫府追随结愿深,曰归行色乍骎骎。 秋风落叶吹飞舄,夜月横江照鼓琴。 历劫升沉宁有意,孤云去住亦无心。 贞元朝士谁相待,桃观重来试一寻。 注释: 1. 紫府追随结愿深,曰归行色乍骎骎:紫府是道家的神仙居所,追随和结愿都是修行者对仙界的向往和追求。曰归行色乍骎骎,意思是说我要回家了,行色匆匆。 2. 秋风落叶吹飞舄:秋风中落叶飘飞,如同人的衣履被风吹起。 3. 夜月横江照鼓琴:夜幕中的月光洒在江面上
卢子谅,字子谅(一作“子谅”),唐代诗人。 谢朓《拟行路难》有句云:“日暮碧云合,佳期万里程”,本诗第一句即以之起兴。《文选》李善注引郭璞《游仙》云:“谢灵运尝登江陵楼,作诗云:‘日暮碧云合,佳期万里程’。”可见此诗当为作者拟谢朓《拟行路难》而作。 代谢,犹言更替、更换;感,指对时序的感应;代谢感时序:谓对时光流逝的感受。迭微叹日月:谓感叹时光荏苒。 憝,恨。鶗鴂,又名伯劳,春末鸣叫,其声凄切
诗句: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译文: 明月啊,你如此多情,一定会嘲笑我现在的孤独和落寞,辜负了我心中的春意与期待,只能独自一人漫步在这寂静中吟诵着心中的忧愁。 注释: -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1684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他正在远离京城、隐居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 - “明月多情”指的是明月仿佛具有人类的情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落寞。 -
【注释】 1.河传:词牌名。又名“河满子”、“河满”。有六十六字、七十八字、九十字三种不同的格式,这里用的是六十六字的格式。 2.春浅,红怨:指春天已到,但花期未到的时节,花儿还没有开,所以是红怨。 3.掩双环:用双环遮住脸。 4.微雨花间:雨点落在花丛中。 5.画闲:指画像,此处指女子的画像。 6.阑珊(lán shān):形容残败的样子。 7.香销轻梦还:香消玉殒,梦中的人儿又回到了现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严冬中独自面对冷风的孤独与无奈,同时展现了他内心对温暖、温馨生活的向往。 首句“采桑子”,取自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中的词牌,此处用以引出全诗的主题。整首诗以“严宵”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冷清、孤寂的画面:诗人被寒冷惊醒,扑面而来的是冰冷的霜气。这里的“严宵”既是时间的指代,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寒夜难眠。 第二句“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诗句输出:马卿苦忆红泥阁,我亦伤心碧树村。 译文输出:我的好友马卿深深怀念着那曾经的繁华红泥阁,我也因思念故乡而心伤不已,仿佛回到了那个被绿树环绕的村庄。 关键词注释:红泥阁,合欢桃核,被弃女子的恨意;碧树村,情郎的眷恋;病骨,形容诗人身体虚弱;词客死,指诗人因疾病而早逝;攀折,意为攀折柳枝以寄托哀思;招魂,指招魂祭祀。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柳枝词二首·其一》
诗句释义 1 金菊对芙蓉·上元:这句诗描述了元宵节的夜晚。在古代,人们常用“金菊”和“芙蓉”(荷花)来象征节日的氛围。上元是指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灯节”。 2.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这两句描绘了节日夜晚的繁华景象。金鸭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用来熏香,这里可能指的是点燃香料以驱散寒气。银虬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态的金属装饰品,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装饰华丽的灯笼或灯具
【注释】 1. 开唇只唱:开口唱歌。 2. 月儿高:比喻女子的美貌,月亮高挂。 3. 未熟小樱桃:樱桃尚未成熟时的颜色,指女子年幼貌美。 4. 雏鹰身似琵琶:比喻女子身材苗条,像一只雏鹰一样有活力。 5. 短短绣花袍:指女子的衣服,绣花非常精细。 6. 白酥醪:白色的甜酒,泛指美酒。 7. 绿葡萄: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 8. 娥眉教画:形容女子的眉毛如画,美丽动人。 9. 鸟爪教搔
【注释】 1. 为爱:因为。腰肢:这里指柳枝,比喻女子的腰身。 2. 多种柳:形容柳树长得茂密而婀娜多姿。 3. 拂朱桥:形容柳丝拂面。朱桥:红色木桥。 4. 垂绣户:形容柳树枝条垂到门口。绣户:用彩绣装饰的门。 5. 双舞:形容女子轻盈地跳起舞蹈。 6. 当妖娆:形容女子妩媚动人。 7. 看煞落花朝:意思是看得连花儿都凋零了,形容人看得入迷。 8. 摇摇:形容女子跳舞时身体轻曼摇曳的样子。 9
诗句解读: 1. 夕阳古道敛残霞:“夕阳”指的是落日,这里可能是指日落时分的景色。“古道”通常指历史悠久的道路,“敛残霞”意味着晚霞逐渐消失。这一句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景致。 2. 南雁数行斜:“南雁”可能是指向南飞翔的大雁,“数行斜”描述的是大雁飞行时的样子。这一句描绘了一群向南飞的大雁在天空中排列的景象。 3. 何缘人却如雁,迢递驿程赊:“何缘”是一个疑问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诗句释义: 猩红色的弓箭般的莲,尝试着展示自己的美丽。 莲花贴着地面,散发着柔软的香气。 它巧妙地装饰着细长的嫩芽,使得整个莲蓬显得更加清幽。 莲花的花瓣被折断,月亮的形状像是微微弯曲的钩子。 莲花的颜色柔和如玉,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在苔藓覆盖的小池塘上,可以看到莲花的痕迹;在泥土中,可以看见莲花的印花。 译文: 猩红色如同弓箭般试风流, 莲贴地香浮。 凌波巧笼纤笋,锦幄倍清幽。 莲折瓣
雪儿十载罢歌喉。 注释:雪儿,指代女子的昵称。十年来不再唱歌。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个特定时刻的回忆和情感。通过“十载”这个时间跨度的词,诗人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纸远相投。 注释:一纸信函被送到远方。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来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为伊暗想当日,牵动几般愁。 注释:为了她(他),暗中回想起往日的情景,引发了几番忧愁。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李清照。 第一句:绿杨影里子规啼,绿杨树下,杜鹃鸟在叫。 注释:这句描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绿杨和子规(即杜鹃)都是春天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回忆和感慨。 第二句:催得鬓丝丝,催促着诗人的鬓发逐渐增多。 注释:这里的“催”字,表现了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主题。 第三句:撩人暮春天气,画阁晚妆时。 注释: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暮春天气让人感到愉悦
【注释】 绮阁:华美的楼阁。芳洲:美丽的小洲,泛指水边的园林。 罗衣:华丽的衣裳。翠鬟:绿色的头饰。金钿:金色的首饰。 折花:折花游艺。 一笑:嫣然一笑。 半晌:半天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词是写春游时所见所感。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春游情景。开头两句“谁家绮阁傍芳洲,渌水绕门流”,以绮阁傍芳洲点出春色盎然之景,以绿水绕门流暗点春意融融之景。“罗衣暗香微度,归到小红楼”两句,既写出了绮阁傍芳洲
解析与注释 1. “蹙惯双蛾翠损长” - 此句表达了女子因长时间皱眉而使得眉毛显得更加细长,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愁容。 - 关键词: 蹙惯(皱眉),双蛾(眉毛) - 赏析:这句通过描述女性面部特征,增添了人物情感的深度。 2. “犀帘静暮堂” - 描述了傍晚时分,室内光线昏暗,只有犀色窗帘透入一些光亮,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关键词: 犀帘(用犀角制成的帘子),暮堂(傍晚的屋子) -
诗句释义: 白云不恋恋温柔, 曾记卧红楼。 玉奴笑回莲脸,亲为试箜篌。 云影散,雨香收, 漫凝眸。 几棂淡月,半臂浓香,一寸眉头。 1. 白云不恋恋温柔:形容白云的飘渺和飘逸,不受任何束缚或留恋。 2. 曾记卧红楼:回忆起过去在红楼上的生活,可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3. 玉奴笑回莲脸:描述女子的美丽和笑容,可能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她的笑容如同莲花般美丽。 4. 亲为试箜篌
记得钩帘深夜起,小庭中。 注释:记得在夜晚悄悄起床,走到小院子里。 人不语,豆叶响秋虫。 注释:没有人说话,只有豆叶的响声和秋天的虫鸣。 月底粉光融。 译文:月亮已经挂在天上,照亮了整个庭院。 弓弓。 锁莲双瓣红,满衣风。 译文:弯曲的月亮像弓一样,照亮了莲花,风儿轻轻地吹过我的衣服。 赏析:这首词描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
眼儿媚 · 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注释: - 《眼儿媚》是一首词牌名,“眼儿媚”是这首词的标题。在古代诗词中,“眼儿媚”常常用来表示思念或者描写夜晚的场景。 - “手写香台金字经”:指的是亲手书写佛经,可能是在中元节(鬼节)这个特殊时期,人们会烧香拜佛,以此祈求平安和来生的幸福。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一个人在深夜里,听着西风吹打着落叶的声音,心中感到凄凉和寂寞。他想要入睡,但又被西风的秋声所困扰,无法入睡。最后,他想要用戒香来消除俗念,但戒香已经消失,无法消除他的多情。 译文: 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潇潇已是不堪听,那更西风偏着意,做尽秋声。 城柝已三更,欲睡还醒。薄寒中夜掩银屏,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 注释: 1. 闷自剔残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二首·其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plaintext 出塞 ---------------------------------------------------------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 注释
诗句:雨歇梧桐泪乍收 译文:雨停了,梧桐的眼泪也停了,好像在重新审视过去的点滴。 赏析: 纳兰性德的这首《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词作。上片写景,回忆美好;下片由回忆回到现实,描写现状。全词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的怀人之心、相思之意
欲问江梅瘦几分 在春寒料峭的黄昏时,我独自伫立,目光所及皆是愁绪。那江边的梅花,如同一位消瘦的女子,独自盛开。她的翠罗裙随风轻轻摇曳,衣袂间隐约透出一丝瘦弱。 麝香熏笼里的余温尚存,却挡不住夜寒袭人。我轻轻拢住薄被,只愿保留一点余温暖身。然而,夜深人静之时,思绪如潮水般涌来,让我更加怜惜那花中女子的憔悴模样。 暮色中的竹林,我长依而坐,任冷风拂过发梢。春日虽好,她却紧闭着门扉,不愿见人
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泪湿红笺第几行,唤人娇鸟怕开窗。那能闲过好时光。 屏障厌看金碧画,罗衣不奈水沉香。遍翻眉谱只寻常。 注释: - 泪湿红笺:泪水沾湿了红色的书信。 - 唤人娇鸟:惊动了栖息的小鸟。 - 窗:窗户。 - 那能:怎么能。 - 闲过:白白度过。 - 金碧画:指华丽的装饰。 - 罗衣:指女子的衣裳。 - 水沉香:一种香料,这里比喻女子的香气。 - 眉谱:形容女子的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