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这首诗是一首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诗歌,内容主要是描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诗的第一部分以“家对国,武对文”开始,这是对仗句式的开始,其中“家”与“国”对应,“武”与“文”对应,分别代表家庭和国家。接着,作者描述了国家的四辅和三军,九经和三史,以及菊馥和兰芬等自然景观。最后一句“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则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召公和李广。
第二部分主要描绘了蜀地人民听到北鄙的歌谣后纷纷归化,晋土已经瓜分,巫峡夜深猿啸苦哀,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这里,作者描绘了蜀地的归化和晋国的衰落。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羊车鹤驾,朝旭晚曛;花有艳,竹成文;马燧羊欣等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也描绘了山中梁宰相和树下汉将军的故事。
第四部分主要描绘了尧舜夏殷时期的历史背景,蔡惠刘蕡等历史人物,以及山明水秀等自然景观。
第五部分主要描绘了唐李杜,晋机云等历史背景,以及事父忠君等道德观念。
第六部分则是对仗句式的结束,其中“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则描绘了雨后的宁静和霜冷时的凄凉。
第七部分则是对仗句式的另一开始,其中“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则提到了周仆射和鲍参军这两个历史人物。
最后一部分则是对仗句式的结束,其中“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则表达了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和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这两种动物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仗句式的运用和押韵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