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他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这首诗是关于江天一的故事。

江天一是清朝的官员,他曾经在顺治二年夏五月参与平定了江南大乱,并成功阻止了明朝在徽州地区的统治。他在六月自立于福州,成为唐藩,并在得知清朝即将到来的消息后,立即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他还建议在绩溪筑关,多用兵据之,以与其他县相犄角。

当清军攻打绩溪时,江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后来,清军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大帅购天一甚急。

江天一知道事情无法挽回,于是迅速归家,并嘱托其母在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被清军抓住。有人想要释放他,但他拒绝了,他说:“若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且族矣。” 遇到佥事公时,他笑着谢绝道:“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

江天一被带到通济门,高呼皇帝名字三次,南向再拜之后坐下受刑。围观的人无不叹息落泪。数日后,天表前去收殓他的尸骨,并将其埋藏。而佥事公也在那天去世了。

这首诗通过对江天一的描绘,展现了他在乱世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局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