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之。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天一本名景,别自号石稼樵夫,翁君汉津云。

江天一传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之。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天一本名景,别自号石稼樵夫,翁君汉津云。

这首诗的大意是描述了江天一和佥事公的故事。江天一因为被诬陷而遭受冤屈,但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得以洗清了冤屈,最终与佥事公一同殉国。诗中提到的汪琬是当时的人,他对此事件的评价是:“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明朝末年,新安地区的士大夫们为了国家而死忠,其中汪公伟、凌公駉和佥事公三人是其中之一,而江天一则是以一个书生的身份殉国。

这首诗通过描述江天一和佥事公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忠诚报国的精神。诗中的汪琬评价说:“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江天一先后治理乡兵三年,都在他的幕府之中。在这个时期,幕府中的许多侠客都号称懂得兵法,其中只有江天一特别看重天一,并且他在处理各种事务时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诗中说:“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后来江天一和佥事公一起殉国了,即使古代那些忠烈之士也没有能够超过他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