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臣兵部尚书都察右都御史林公既陛辞,礼部主事仁和龚自珍则献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
中国自禹、箕子以来,食货并重。自明初开矿,四百余载,未尝增银一厘。今银尽明初银也,地中实,地上虚,假使不漏于海,人事火患,岁岁约耗银三四千两,况漏于海如此乎?此决定义,更无疑义。汉世五行家,以食妖、服妖占天下之变。鸦片烟则食妖也,其人病魂魄,逆昼夜。其食者宜缳首诛!贩者、造者宜刎脰诛!兵丁食宜刎脰诛!此决定义,更无疑义。诛之不可胜诛,不可绝其源;绝其源,则夷不逞,奸民不逞;有二不逞,无武力何以胜也?公驻澳门,距广州城远,夷筚也,公以文臣孤入夷筚。其可乎?此行宜以重兵自随,此正皇上颁关防使节制水师意也。此决定义,更无疑义。
诗句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译文
送别钦差大臣兵部尚书都察右都御史林公的辞行,礼部主事仁和龚自珍则献上了三种决定、三种旁通、三种应对难题的方法以及一种消除隐患的策略。
从中国禹、箕子时代起,对食货的重视一直非常重大。从明朝初期开始,开采矿山已经有四百余载,却从未增发过银两一分钱。今天的银两就是明初的银两,地下有实,地上有余,如果不向海洋泄露,那么即使遇到人事和火灾,每年的消耗也不过是三四千两银两,何况泄露到海洋这样呢?这是毫无疑问的决定意义。汉代时期的五行家认为,食品、服饰等物品会引发社会变化。鸦片烟就是食品,它危害人的魂魄,影响昼夜的规律。对于食用鸦片的人,应该用绳子套住脖子处死!贩卖和制作鸦片者应该被斩首!士兵食用鸦片也应该被杀头!这是明确无误的决定意义。诛罚这些人是无穷无尽的工作,不能断绝他们的来源;如果不断绝来源,那就不会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得逞,奸民也不会得逞;只要有二个不逞之徒,就没有武力可以战胜他们。您驻扎在澳门,与广州城相距较远,是一个边陲地区,您作为一个文臣独自进入这样的边陲之地。这合适吗?这次出行应当携带重兵随行,这正是皇上颁给关防并命令水师节制的意思。这是确定无疑的决定意义。
注释
- 钦差大臣:高级官员的特使,负责传递皇帝的命令或处理特别事务。
- 兵部尚书:掌管军事的高级官员。
- 都察右都御史:明朝监察系统的高级官职,负责监督地方行政和司法。
- 中国:中国历史中指代中原地区的国家,这里泛指中华文明。
- 食货:古代汉语中,“食”指食物,“货”指货币和商品。此处指农业、手工业等经济生活。
- 五行家: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种流派,认为宇宙万物都与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相关联。
- 鸦片烟:由罂粟种子发酵而成的毒品。
- 缳首:用绳子套在脖子上致死。
- 刎脰:斩首。
- 夷筚:这里可能是指边疆地区,或者是对外国的蔑称。
- 重兵:大量的军队力量。
- 正皇上颁关防使节制水师意也:皇帝颁发的令状或者文书,用来控制和指挥军队。这里的”使节制水师”可能是皇帝授权林公管理海上的军事事务。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送给即将前往澳门任职的官员的告别信。作者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表达了对于当前政策执行方式的担忧,特别是关于对外事务和军事行动的策略。诗中不仅批评了某些政策执行中的不足,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视。通过对过去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问题的具体对策,强调了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断绝其来源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决心,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