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曰:「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若夫《说郛》所载饮食之书三十馀种,眉公。笠翁,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阔于鼻而蜇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

【注释】

  1. 《随园食单》:清代袁枚的食谱,是研究饮食文化的专著。
  2. 序:这是袁枚对《随园食单》的介绍和说明的文字。
  3.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指人们的思想、性格各不相同。
  4. 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子」指作者自己;「必天下之口」指希望所有的人口味都与自己一样;「皆子之口」指希望所有人都喜欢吃自己的口味。
  5. 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比喻方法相仿,结果相同。
  6. 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即使不能强迫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的口味,也可以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自己喜欢的美食。
  7. 食饮虽微:指饮食虽然微不足道。
  8. 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但在忠恕(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这两方面已经做到了。
  9. 眉公笠翁:指清代文学家李渔、袁枚。李渔著有《闲情偶寄》,袁枚著有《随园食单》。
  10. 陈言:陈旧的言论。
  11. 曾亲试之,皆阔于鼻而蜇于口:曾经尝试过这些书里的饮食,但都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味道过于油腻而没有滋味。
  12. 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大多数都是些浅薄的人牵强附会,我没有采纳他们的观点。

【译文】
有人问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能保证天下人的口味都与你一样吗?”我说:“用一个树枝来砍另一个树枝,方法就差不多了。我虽然不能强迫天下人的口味和我一样,但是我还是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即使是很微不足道的饮食,在忠恕(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这两方面也已经尽力了。我有什么遗憾呢?”至于《说郛》所载的三十多种饮食书籍,像李渔、袁枚等人的著作,也有很多陈腐的言论。我曾经尝试过,但都不符合我的口味,味道过于油腻而没有滋味,大部分都是些浅薄的人牵强附会,我没有必要采纳他们的观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介绍《随园食单》时所写的序文。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尊重每个人的口味,不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尽量理解并接纳他人的不同,这是一种包容的态度。然后,作者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作为引子,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不能改变所有人的口味,但是可以通过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即使是很微不足道的饮食,也在忠于自我和宽恕他人这两方面尽力了。最后,作者通过举例说明了自己的做法——尽管尝试过很多书中的食物,都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但是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没有采纳那些陈腐的言论。

整首诗语言简洁,思想深刻,体现了袁枚作为一个美食家和一位文人的高尚品质。他不仅注重美食的制作,更注重美食的精神意义——尊重每个人的口味,不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