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如苏州之女贞、福贞、元燥,宣州之豆酒,通州之枣儿红,俱不入流品;至不堪者,扬州之木瓜也,上口便俗。

随园食单·茶酒单

苏州女子贞、福贞、元燥,宣州豆酒,通州枣儿红,俱不入流品;至不堪者,扬州木瓜也。

苏州女子贞、福贞、元燥,宣州豆酒,通州枣儿红,这些食物都不入流品;最不堪的是扬州的木瓜,入口即俗。

注释:

  1. 苏州女子贞、福贞、元燥:指苏州的特产女贞子、福贞子、元贞子。
  2. 宣州豆酒:宣州产的一种豆酒。
  3. 通州枣儿红:通州产的一种红枣制成的红色食品。
  4. 上口便俗:形容味道过于浓烈而失去原本的风味,显得庸俗。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关于茶和酒的一篇论述。袁枚对当时流行的各种食物进行了品评,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首诗中,他首先列举了一些地方的特色美食,如苏州的女子贞、福贞、元燥,宣州豆酒,通州枣儿红等,然后对这些食物进行了评价,认为它们各有特色,但并非所有都入流品;其中最不堪的是扬州的木瓜,因为其口感过于强烈,失去了原本的风味。整首诗既展示了袁枚对食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入理解,又表达了他对饮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