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如六安、银针、毛尖、梅片、安化,概行黜落。

【酒】

余性不近酒,故律酒过严,转能深知酒味。今海内动行绍兴,然沧酒之清,浔酒之洌,川酒之鲜,岂在绍兴下哉!大概酒似耆老宿儒,越陈越贵,以初开坛者为佳,谚所谓“酒头茶脚”是也。炖法不及则凉,太过则老,近火则味变。须隔水炖,而谨塞其出气处才佳。取可饮者,开列于后。

【金坛于酒】

于文襄公家所造,有甜涩二种,以涩者为佳。一清彻骨,色若松花。其味略似绍兴,而清洌过之。

【德州卢酒】

卢雅雨转运家所造,色如于酒,而味略厚。

【四川郫筒酒】

郫筒酒,清洌彻底,饮之如梨汁蔗浆,不知其为酒也。但从四川万里而来,鲜有不味变者。余七饮郫筒,惟杨笠湖刺史木箄上所带为佳。

随园食单 · 茶酒单

注释:

  • 余性不近酒,故律酒过严,转能深知酒味。 这句话表明作者(可能为袁枚)由于不喜欢喝酒,所以对酒的制作和品尝标准非常严格。
  • 今海内动行绍兴,然沧酒之清,浔酒之洌,川酒之鲜,岂在绍兴下哉! 这里提到了国内流行的绍兴酒,并认为其他地方的酒(如沧州、浔州、四川等)同样可以有高品质的表现。
  • 大概酒似耆老宿儒,越陈越贵,以初开坛者为佳,谚所谓“酒头茶脚”是也。炖法不及则凉,太过则老,近火则味变。须隔水炖,而谨塞其出气处才佳。 这句话描述了酒的制作过程及其品质判断方法,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的品质会提高,并且正确的炖制方式是关键。
  • 于文襄公家所造,有甜涩二种,以涩者为佳。一清彻骨,色若松花。 这是对特定品牌(可能是文襄公家)的酿酒技艺的描述,强调了其酒的口感和外观。
  • 德州卢雅雨转运家所造,色如于酒,而味略厚。 描述的是另一种品牌的葡萄酒,它的颜色与绍兴酒类似但味道更浓郁。
  • 郫筒酒,清洌彻底,饮之如梨汁蔗浆,不知其为酒也。 这句话描述了另一种四川特产的酒——郫筒酒,它清澈且味道醇美,仿佛是梨汁或甘蔗汁。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牌的酒的特点及其制作工艺。作者通过具体的描述和比较,展现了他对不同类型酒的独特见解和品味。这种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观察反映了他对于美食和饮品艺术的深厚兴趣和精湛技艺。此外,诗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饮酒礼仪和鉴赏技巧的讨论,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饮酒文化的尊重和讲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