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学以用敬为第一义,凡遇笔砚辄起矜庄,则精神自然振作,落笔便有主宰,何患书道不成!泛泛涂抹,无有是处。

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否则寻行数墨,暗中索摸,虽略得其波磔往来之迹,不过优孟衣冠,登场傀儡,何足语斯道耶?

余自幼观唐、宋诸名家石刻,以为唐书如玉,宋书如水晶,心目中所见如此,未尝申明其所以然也。后读朱子语类云:孔子之学如玉,孟子之学如水晶,乃拍案惊喜,以为比拟切当。见得天地间人也、物也、学问也、技艺也,皆各分浑与露之两途,而心目中所见,古今人不甚相远也。

临池管见
字学以用敬为第一义,凡遇笔砚辄起矜庄,则精神自然振作,落笔便有主宰,何患书道不成!泛泛涂抹,无有是处。
【译文】:
在写字时,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学问和技艺。遇到笔砚后,要提起精神专注地去做,这样才能使书写的精神振奋,落笔时才能掌握主动权,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只是随意地涂抹、乱涂,没有正确的方法,是没有益处的。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书法艺术中一个重要的道理:“字学以用敬为第一义”,即书法的学习首先要注意的是尊重自己的学问和技艺。作者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经验,认为写字应该像对待贵重的物品一样谨慎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书写的精神焕发,落笔时才能掌握主动权,从而写出优美的作品。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敬畏之心,尊重自己的学问和技能。
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否则寻行数墨,暗中索摸,虽略得其波磔往来之迹,不过优孟衣冠,登场傀儡,何足语斯道耶?
【译文】:
作字时需要提起笔来,稍微懂得书法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然而往往因为手部动作过于拘谨而导致书写不流畅,这就是缺乏擒纵的缘故。擒纵是书法的关键,有了擒纵才能够做到有度有节制,有生命的起伏变化才会让笔锋灵动起来,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生动有神韵。否则只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字体,就像是穿着华丽的衣服却行动僵硬,这样的书法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书法呢?
【赏析】:
这首诗进一步阐述了书法中的“擒纵”技法。所谓“擒纵”,是指在书法中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柔韧,既要有控制又要有自由,这样才能使笔锋灵动起来,写出生动有神韵的作品。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学习书法时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更好地掌握“擒纵”这一关键技法。
余自幼观唐、宋诸名家石刻,以为唐书如玉,宋书如水晶,心目中所见如此,未尝申明其所以然也。后读朱子语类云:孔子之学如玉,孟子之学如水晶,乃拍案惊喜,以为比拟切当。见得天地间人也、物也、学问也、技艺也,皆各分浑与露之两途,而心目中所见,古今人不甚相远也。
【译文】:
我从小观看唐代、宋代的名家石刻,觉得唐代的书法如同白玉般晶莹剔透,宋代的书法如同水晶般清澈透明。我的这种看法一直保留在我的心中,从未对这种看法进行说明过。后来读了朱熹的话后,才明白了天地间的人和物、学问和技艺都各有其本质和表象之分,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惊喜。朱熹的话让我更加坚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人、物、学问和技艺,都有很大的差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们的喜爱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探索和学习。通过观察唐代、宋代的名家石刻,他发现书法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他也从朱熹的话中得到启示,明白了天地间的人和物、学问和技艺都各有其本质和表象之分,这使得他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技巧和方法的描述,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