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摧教看、燕蜡鸡丝。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
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次第朱幡剪彩,冠儿侧、斗转蛾儿。重验取、卢郎青鬓,未觉春迟。
凤凰台上忆吹箫·守岁
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摧教看、燕蜡鸡丝。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
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次第朱幡剪彩,冠儿侧、斗转蛾儿。重验取、卢郎青鬓,未觉春迟。
诗句翻译:
锦瑟的旋律何时响起?在香屏的这个夜晚,春风拂面送来了深深的相思。回忆起当年在庭院中欢笑着,我们一同捻起梅花的枝条。现在却只能在烛光的影子里,看着燕形的蜡烛和细长的竹丝。如今只能独自度过一个寒冷的夜晚,谁能理解我的心情?
当时的欢愉已经习惯了,每年过年都会举办琼筵盛会,时间就像玉漏一样流逝。然而遗憾地发现无法找到过去的约定,白白浪费了许多新的诗词。每次更换朱幡、剪彩,冠儿都侧身站立,斗转蛾儿。重新确认一下卢郎的青丝,却发现春天已经过去。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蒋捷创作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守岁》的一部分。整首词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往昔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人开篇即点明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换,通过”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两句,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岁月的无情。”锦瑟”一词在这里不仅指乐器,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往昔的回忆。而“香屏”则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与后面的“东风吹送相思”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整个词的氛围更加浓厚。
“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两句则是回忆了过去在春节期间的快乐时光,那时大家围坐在庭院中,一起笑谈,一同欣赏梅花。这种场景充满了欢乐和温馨,与后来的“一编消夜,冷暖谁知”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出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遗憾。他感叹自己已经习惯了每年过年都会举办琼筵盛会,而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种对比使得词人的感慨更加深沉。
“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这句诗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的美好时光无法追寻的遗憾。他感叹自己曾经试图用新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却无法找到过去的约定,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这种感慨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境,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过去美好的回忆的深深怀念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真挚又感人,使得整首词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