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战时代,愚则弱、智则强,国势频危,果谁能筹补时艰,洗除二千年痼疾;
立竞争舞台,优者胜、劣者败,民生如梦,公首倡改良教育,唤醒四百兆同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抓住关键诗句,理解其意思,再根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首先看第一联“挽张百熙联”,意思是说在丁学诚的时代,愚则弱、智则强,国势频危,果谁能筹补时艰,洗除二千年痼疾;然后是第二联“立竞争舞台,优者胜、劣者败,民生如梦,公首倡改良教育,唤醒四百兆同魂。”意思是说在立竞争舞台,优者胜、劣者败,民生如梦,公首倡改良教育,唤醒四百兆同魂。
【答案】
①挽张百熙联:挽张百熙联指为张百熙撰写的对联。张百熙(1847—1909),字仲冶,浙江乌程人。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政治家,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学部大臣等职。1905年任学部大臣兼管学务处。1907年创办中国教育会,提倡新教育,倡导女子教育,著有《存古学堂丛书》。1907年冬,他与蔡元培、杨深秀等联合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以“保存国粹、发达国光”为宗旨;1908年春,他又发起组织了“神州学会”。张百熙曾撰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事无巨细,一以国民自任”。
②立竞争舞台,优者胜、劣者败,民生如梦,公首倡改良教育,唤醒四百兆同魂:此联意在勉励人们要自强不息,努力奋进,争取胜利。
③愚则弱、智则强:此句表明只有愚昧的人才会软弱无力;只有智慧和才能的人才会强大有力。
④国势频危:此句表明国家形势危急,需要有人来挽救。
⑤果谁能筹补时艰,洗除二千年痼疾:此句表明如果真有贤能之人,定能为国家排忧解难,除去两千年来的旧弊。
⑥立竞争舞台,优者胜、劣者败:此句表明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⑦民生如梦:此句形容民生艰难困苦,如同梦境一般。
⑧公首倡改良教育:此句表明你率先提倡改革教育制度。
⑨四十兆同魂:此句意为四亿中国人共同拥有一个灵魂——觉醒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