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清境傲公侯,日向花间作意游。
道士偶来看药灶,山僧时到话书楼。
身心已托松筠静,咳唾都因泉石幽。
尚有些些未忘却,鹤笼须盖网须收。
【注释】
-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
- 清境:清新的环境,宁静的境界。
- 公侯:古代高级官员的尊称。
- 日向花间作意游:每天在花丛中悠然自得地游玩。
- 道士:指隐士或修道者。
- 山僧:指山中的僧侣。
- 松筠静:形容松树和竹子都安静了,也比喻人的品德高洁。
- 泉石幽:泉水清澈,岩石幽美,常用来形容山水景色优美。
- 鹤笼须盖网须收:用鹤笼和鸟网形容自己像鸟一样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秘书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首联“欲将清境傲公侯,日向花间作意游。”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清静的环境中傲视公侯,每天在花丛中悠然自得地游玩。这里的“清境”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而“傲公侯”则表现出了诗人不屈从于权势的决心。“日向花间”则描绘了诗人每日与花香为伴的生活状态。
颔联“道士偶来看药灶,山僧时到话书楼。”进一步描写了诗人与隐士、僧侣交往的情景。这里“道士”和“山僧”都是指那些隐居山林的修行者,他们经常来观看诗人煮药的炉灶,或者在书楼上与诗人聊天。这些场景都反映了诗人与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颈联“身心已托松筠静,咳唾都因泉石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清静生活的决心。这里的“松筠”指的是松树和竹子,象征着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泉石”则代表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诗人表示自己的身心都已经寄托在了这些自然美景之中,他的言语和行动都受到自然的熏陶和影响。
尾联“尚有些些未忘却,鹤笼须盖网须收。”则是诗人对自己曾经的官场生涯的一种反思和告别。这里的“鹤笼”和“网须”都是比喻,分别象征着官场中的束缚和束缚。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已经放下了官场中的名利和地位,但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丝牵挂和不舍。因此,他希望将自己的一切献给大自然,让自己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追求清静生活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