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据险各相持,指画谁称帝者师。
到处眼看矜捷足,吾徒舌在莫攒眉。
诗书字分明时弃,刀剑偏于马上宜。
取次天心应厌乱,来仪鸣凤起梧枝。

注释

  1. 纷纷据险各相持:形容人们各自占据险要之地,互相对峙。
  2. 谁称帝者师:指谁有资格成为君主的导师或顾问?
  3. 到处眼看矜捷足:形容到处都是急于显示自己聪明或机敏的人。
  4. 吾徒舌在莫攒眉:我等(学者)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却有疑虑或不满。
  5. 诗书字分明时弃:当诗歌和书籍明确地表明某种观点或思想时,就会被抛弃。
  6. 刀剑偏于马上宜:武器和战利品往往放在车上,说明它们适合快速移动使用。
  7. 取次天心应厌乱:根据天命或天意,我们应该厌倦动乱。
  8. 来仪鸣凤起梧枝:象征着吉祥和谐的景象,凤凰在梧桐树上鸣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忧虑。他以登台的视角观察四周,发现人们在各种场合都急于表现自己,而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却被忽略。诗人通过对比“诗书”与“刀剑”,表达了他对文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看法,认为只有文学和知识才是真正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正道的力量。

诗人还表达了对动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领袖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和仁慈,能够引领人民走向繁荣和安定。最后一句“来仪鸣凤起梧枝”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吉祥和谐的画面,象征着国家和社会的美好前景。

这首诗通过对当前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期望,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