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接层峦,天开画本,匹练千寻飞度。
松柏阴森,苔沙寂历,似有幽人门户。
听乱石翻涛处,时时呜骤雨。
默无语,望长桥、盘陀立尽,云雾里、布袜青鞋无阻。
缥缈玉烟霏,水风凉、涧莎柔妩。
作画当年,忆龙眠、研朱染素。
写匡庐真景,人与长风同去。
【注释】
《清真集》韵:指词牌名,又名“清真调”。
层峦:山峰重叠。
幽人门户:隐士的家。
鸣骤雨:大雨滂沱的样子,形容水势汹涌。
长桥:指庐山的南面有座白鹿洞前的石桥。
盘陀:指山势曲折、回旋。
青鞋无阻:穿着布鞋,不拘泥于世俗礼节。
玉烟霏:形容云雾缭绕,如烟雾般飘渺。
龙眠:指画中有龙眠山。
研朱染素:用朱砂和墨汁作画。
匡庐:即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郊。
【赏析】
此词是一首题赠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寄寓了作者对友人李世倬高洁品格的称颂和对其艺术才能的赞赏。
起首两句,以“云”“天”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一幅云霞翻腾、山峦叠嶂的壮丽图景。“匹练千寻飞度”,形容云雾缥缈,宛如一匹长绢在空中飞舞。“松柏阴森,苔沙寂历”,则写出了庐山幽静的环境,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这两句既写出了庐山的自然景观,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听乱石翻涛处,时时呜骤雨”,进一步渲染了庐山之奇观。“乱石翻涛”是形容石头翻滚,如同大海波涛一般,而“鸣骤雨”则是形容雨声如雷,给人以震撼之感。这两句既写出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又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既有赞美之情,又有赞叹之意。
“默无语,望长桥、盘陀立尽,云雾里、布袜青鞋无阻。”这是在表达作者对友人李世倬的敬仰之情。他默默地站在长桥上,欣赏着周围的景色,直到天色渐晚,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庐山美景的无限留恋。
“缥缈玉烟霏,水风凉、涧莎柔妩。”这几句是对庐山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玉烟霏”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如仙境般的感觉;“水风凉”则是指清凉的水风给人带来的舒适感;“涧莎柔妩”则是形容涧边莎草的柔美姿态。这几句既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作画当年,忆龙眠、研朱染素。”这几句是对作者自己作画的回忆。这里提到了“龙眠”,指的是著名的画家董源的故乡——龙眠山。而“研朱染素”则是用朱砂和墨汁作画的意思。这几句既回忆了作者自己的创作经历,又表达了对友人李世倬的敬仰之情。
“写匡庐真景,人与长风同去。”这是在表达作者对友人李世倬的祝福之情。这里提到了“匡庐”,即庐山。而“长风同去”则是祝愿友人与庐山一同永恒。这几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