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长安溽暑蒸,东南战鼓况相仍。
使君论事同观火,诗句投人似饮冰。
苦雨作歌思广厦,导迷何佛是燃灯。
幼安辽海犹容榻,愁绝虞翻望吊蝇。
【注释】:
- 张珍午(1308-?)字子正,号清江散人,临川人。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有《清江散人诗集》。
- 天津:今属天津市。
- 东南:这里指金朝的中都(今河北大名)。
- 使君:指张珍午自己。
- 论事:议论时政。观火:比喻洞察时局,如同看火一样清楚。
- 诗句投人似饮冰:把诗词比作冷饮,让人感觉清爽,就像饮用清凉的水一样。
- 苦雨作歌思广厦:在大雨中创作歌曲,思念宽敞的居所。广厦,大宅院。
- 导迷何佛是燃灯:指引迷路的人,是什么像点灯一般照亮了道路?佛教中的佛,常常被描绘成光明的代表,此处可能暗喻某种引导或启迪之意。
- 幼安:指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名将,曾官至宰相。辽海:指北方的辽国地区,当时为金国占领。
- 虞翻: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政治家和经学家。他因反对曹操而遭杀害,死后谥为“文”,后人称他为“虞文”。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以自己的作品回答友人张珍午的诗歌。全诗表达了对友人寄来诗歌的感谢之情,同时展示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首联“今岁长安溽暑蒸,东南战鼓况相仍。”描述了当年炎热的长安城和东南地区的战鼓声。这里的“溽暑蒸”形容夏日的酷热,使人感到闷热难耐;“战鼓声”则象征着战争的紧张气氛,让人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颔联“使君论事同观火,诗句投人似饮冰。”则是表达对友人诗歌的赞赏之情。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张珍午自己,他用“同观火”来形容自己与友人一起议论时政,如同观看熊熊烈火一般清晰明了;而“诗句投人似饮冰”则将诗歌比作清凉的水,让人感到清新愉悦。
颈联“苦雨作歌思广厦,导迷何佛是燃灯。”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这里的“思广厦”意味着渴望拥有一座宽敞明亮的住所;而“何佛是燃灯”则暗示了指引迷路之人,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一般。
尾联“幼安辽海犹容榻,愁绝虞翻望吊蝇。”则是表达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辽海”指的是北方的辽国地区,已经沦陷于金国之手;而“虞翻”则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因反对投降派而被杀害。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传达自己的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有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和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