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时来未恨迟,箴膏起废尽论思。
分光太乙传中垒,受法长桑饮上池。
勋业镜中看两鬓,行藏图里见千诗。
观人自古争微尚,莫道高贤不易知。
注释:
- 但得时来未恨迟,箴膏起废尽论思。
注释:只要有时机来临,并不遗憾它来得晚,用箴膏来唤醒那些被废除的人,让他们继续讨论和思考。
- 分光太乙传中垒,受法长桑饮上池。
注释:将太阳的光芒分成两部分,以传递给中垒(古代的城楼),学习仙人长桑君在上池中修炼。
- 勋业镜中看两鬓,行藏图里见千诗。
注释: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已经两鬓斑白的勋业,在行藏图(指历史画卷)中看到了自己一生的诗歌。
- 观人自古争微尚,莫道高贤不易知。
注释: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争夺微尚的东西,不要以为只有高贤才能被人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在北雅楼闲居期间著书立说的诗歌。通过描绘诗人的志向、行为和成就,以及他对待他人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首句“但得时来未恨迟”,表达了诗人对时机的把握和期待。他认为只要时机到来,就不会感到遗憾,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里的“未恨迟”意味着诗人对时机的到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接下来两句“箴膏起废尽论思”,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思想境界。他认为应该利用箴膏(明灯)来唤醒那些被废弃的人,让他们继续讨论和思考问题。这里的“尽论思”意味着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不断思考和探讨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接下来的两句“分光太乙传中垒,受法长桑饮上池”,则描绘了诗人对修行的向往。他把太阳的光芒分成两部分,用来传递给中垒(古代的城楼),学习仙人长桑君在上池中修炼。这里的分光太乙和饮上池都是比喻,表示诗人渴望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两句“勋业镜中看两鬓,行藏图里见千诗”,则是对诗人的人生经历的总结。他用镜子中的勋业来映照自己的两鬓,通过行藏图里的千诗来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这里的勋业和行藏都是比喻,表示诗人通过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尾句“观人自古争微尚,莫道高贤不易知”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争夺微尚的东西,而不要以为只有高贤才能被人理解。这里的微尚指的是微小的事物,而高贤则是指杰出的人物。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该被忽视或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