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化为萍,到处相依结。
簇簇水之涯,有时亦荐实。
风来倏尔吹,东西各踪迹。
所以旅游人,缅兹三叹息。
柳絮化作浮萍,漂泊在各处相依为命。
水边簇拥着它们,有时也会得到一些实穗。
风吹来时便吹散了,东飘西荡各奔前程。
所以那些远行的人,对此感慨万分。
柳花化为萍,到处相依结。
簇簇水之涯,有时亦荐实。
风来倏尔吹,东西各踪迹。
所以旅游人,缅兹三叹息。
柳絮化作浮萍,漂泊在各处相依为命。
水边簇拥着它们,有时也会得到一些实穗。
风吹来时便吹散了,东飘西荡各奔前程。
所以那些远行的人,对此感慨万分。
【注释】 (1)“卅年”:三十年,指杨补帆与诗人相识的三十年。 (2)“西冷”:杭州西湖的古称,诗人曾寓居此地。 (3)“中一”:指杨补帆的字“中一”。 (4)“三绝”:《宣和画谱》载:“王诜有《溪山行旅图》,李公麟有《龙眠寺塔图》,范宽有《溪山行旅图》,皆一时之绝品。”即指杨补帆的山水画。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作者在题中说“即寄”,可见是应杨补帆之请而作的。诗以简洁的笔调
【注释】 钓台:位于淮阴,相传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藏弓钓处。后泛指钓鱼台。见《史记·项羽本纪》注引应劭《风俗通》。 把竿(bāng ɡān):《汉书·韩信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取鱼腹中书,曰:‘公,小人也。”信取书视之,乃乐毅兵法三篇,因窃而读,为文,诵读有得,曰:“当斩!”读书欲睡,信出师语曰:“汉王使信非材,碌碌如钝钩者也,然侯相国足下不知信材也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哺饥坡 昨由灵石谒淮阴,等是酬恩国士心。 闻说哺饥当此坡,翳桑日卓影沈沈。 逐句解读与注释: 1. 昨由灵石谒淮阴:这是诗人在昨日(昨天)从灵石这个地方去拜访了淮阴(今江苏淮安)。灵石和淮阴可能都是地名,也可能是作者用来象征某种意义的地方。 - 注解:灵石和淮阴可能是作者曾经去过的地方,或者代表了某种特定的意象。 2. 等是酬恩国士心
【注释】 观吟香仙馆图:观看杨补帆的《吟香仙馆图》(即《吟香仙馆记》)。 即寄:即,就。 杨补帆(1853—1916),名庆澄,号补帆,广东南海县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书法家、篆刻家。他一生酷嗜书法艺术,精于篆刻,曾自撰铭石“以书为骨,以印为肉”。著有《补帆诗稿》、《吟香仙馆集》等。 百树梅花一草堂,人间雅俗本难量。 侬家五亩田中宅,墙下团团种女桑。 百树梅花百株园中,一草堂内尽春光;
注释: 杨柳垂下长长的丝线,草毯铺展在草地上。羊昙西醉过那州城的土埂。低徊许子凄凉的诗句,我和将军是故人。 赏析: 这首词以写意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杨柳垂丝草展茵”,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垂下长长的丝线,草丛铺展在绿色的地毯上。这种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愉悦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突然转变了气氛,“羊昙西醉过州堙”,让人感到一种失落和哀伤
【注释】 胜地由来妙迹垂:胜地即名山,由来,自古以来。妙迹,指名胜古迹,垂,留传下来。何年寺渺仅留基:何年,何时。渺,渺茫,空寂无物。寺,寺庙。渺仅留基,寺庙已经消失。 闲寻夕照荒榛裹:闲寻,闲暇中搜寻。夕照,夕阳的余晖。榛,灌木丛。裹,包围。 太息横陈耐辱碑:太息,叹息。横陈,横卧在地上。耐辱碑,忍辱负重的碑文。 赏析: 行上党山中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胜地由来妙迹垂,何年寺渺仅留基”
注释: 强将浊酒涤烦襟,聚散无端慨盍簪。 这句诗的意思是用一杯浊酒来洗涤内心的烦忧,对于人生的聚散无常感到无奈与感慨。 独立斜阳情一往,满庭飞絮又春深。 这句诗的意思是独自站在斜阳下,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身的感受为主线,展现了人生聚散无常、世事难料的主题。诗人用浊酒洗涤烦忧,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而独自站在斜阳下
正学原非阿世材,可堪辕叟老难回。 司空城旦书何用,莫怪公孙侧目来。 注释:儒林传二首是清代缪烜所作的诗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者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困境和压力。诗句“正学原非阿世材,可堪辕叟老难回”意味着真正的学问不应该是为了迎合世俗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而诗人自己却已经年老体衰,难以回到那个理想的时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注释: 1)闲吟二首:作者自号漫士,以“漫士”为号。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 2)无才不对天人策:天人策:上天和人事的谋略,比喻治理天下的方略。无才能的人不会制定出能治理天下的方略。 3)无德不营安乐窝:安乐窝:指舒适的居所。没有德行就不会去营造安逸舒适的居所。 4)阅尽古今夷佚传:夷佚传:指古代的《夷、惠传》。这是一篇记载孔子与鲁君谈话的故事。
闲吟二首其一 安贫岂虑鬼傍笑,处贱难禁尉醉呵 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贫困和低贱境遇的坚韧态度。"安贫"表明诗人在贫困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坦然;"岂虑鬼傍笑"则反映了他并不畏惧他人的讥讽或嘲笑。"处贱难禁尉醉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遭受侮辱时仍能保持冷静、不屈的态度。 译文: 我安于贫穷,根本不担心那些嘲笑我的鬼怪们,即便身处卑贱之境,我也难以忍受那些侮辱性的话语。 赏析:
【解析】 此题要求学生掌握诗歌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定”“闲”“隔”等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答案】 译文: 飘渺的云彩就像我心志的归宿,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自在无为。 虽然日月相隔遥远,但只要低头就能俯瞰祖国大地。 我不象雨滋润万物,也不愿作霞光映照大地。 浩淼无边又悠远无穷,归飞倦鸟与我一起还乡。 赏析: 本诗是送别友人孔义韩北上时所写。首联两句,诗人用“浮云”、“真我”、“定”、“闲”等词语
诗句释义 1 昆山 - 指中国江苏省的昆山市,这里用作象征性的地点。 2. 良玉 - 指昆山产的美玉。 3. 矿石 - 通常指的是自然界中未经加工的矿物资源,如金矿、银矿等。 4. 年复年 - 表示时间持续不断地过去。 5. 视默默 - 形容经过的人或物不多,没有人关注,默默无闻。 6. 贾不售 - 商人无法以高价出售商品。 7. 所虞瑕未洁 - 担心自己的品行或名声不够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注释】 揽衣:整理衣服。 陟(zhì):登,登山。 上还即下:从高处向下走。比喻退隐。 眷言:怀念、思念。古学:指古代的学术或学问。 雪窗:指冬夜雪白如窗。萤案:萤火虫的光亮照在案头,这里指夜晚读书。一晌:一会儿,片刻。酿藏:酝酿、贮藏。 春华浓:春天的花朵盛开,比喻美好的时光。不我假:不给我,不给与。 【赏析】 此诗是诗人告别孔义韩时所写,抒写了诗人对孔义韩的深情厚意和依依不舍之情。全诗四句
【译文】 我夜读《武安君传》,白起是秦国的开疆之将。 可惜那三晋士兵,如同猛虎驱赶羊群一般。 战死将士高达八十万人,他们累累魂魄归乡。 从彝陵到武陵,楚地的尸体无人详尽清点。 一剑赐杜邮,人们为胡人伤心。 若让再次领军,天下百姓遭其灾殃。 不必因应侯忌惮,神鬼也厌恶昭王。 展卷恍似血腥味,阴风遮蔽了烛光。 【注释】 灯下 :在灯下读书。 武安君 :战国时秦名将白起的封号。 开封疆:开拓边疆。
载妻作富贾,范蠡逃勾践。 醇酒近妇人,信陵事淫湎。 英雄际末路,无奈而豪遣。 辟谷张子房,岂真弃轩冕。 白衣仙骨人,衡山隐幸免。 尉迟遒东施,云母铒愐㥏。 注释:妻子嫁给了富人,范蠡选择了逃避越国的勾践。醇美之酒常在妇人面前,这反映了信陵君沉迷于女色。英雄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只能选择豪放地离去。张良为了避世隐居到商山,他是否真的放弃了官位和权力?一个白衣飘飘的仙人般的人
诗句: 伍员暨乐毅,二子皆孤忠。一破楚一齐,事业将毋同。 译文: 伍员和乐毅,两位忠诚的英杰。一个击败楚国,另一个平定齐国,他们的事业或许无法相同。 注释: - 伍员: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尊称为“吴国”的建立者之一。 - 乐毅: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曾帮助燕国击败了齐国,为燕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 “二子”指伍员和乐毅,表明这两位历史人物都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坚定的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