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歌曾费锦缠头。
檀板家僮唱石州。
好事沈郎今不见,晓风残月且归休。
【注释】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共七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七首。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宴会上听歌、赏景和送别的情景。
“檀板”:指拍板。
“石州”:即《石州引》,曲调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载有《石州乐》曲,为汉乐府旧题。
“沈郎”:指晋代的名士沈约。
【赏析】
这是刘禹锡的《竹枝词》组诗中的一首。此诗写宴席中听歌、观景和送别的情景。全诗以酒会为背景,通过宴席上的歌舞、观景和送别活动来展示宴会的热闹气氛;同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描绘,反映了封建社会上层社会的荒淫奢靡的生活。
首句“徵歌曾费锦缠头”,写宴席上的歌声。“徵歌”是古代一种乐曲的名称;“缠头”本是妇女的一种首饰,这里借指赠送给歌女或歌手的礼物。两句意思是说:那歌声多么美妙动听啊!可惜我从来没有送给过歌女锦缎做礼物!这既是对宴席上歌声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不满之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
次句“檀板家僮唱石州”,写宴席上的歌舞。檀板是击节乐器,这里泛指打击乐器;石州即《石州乐》。这句的意思是说:那些歌舞女子用檀板伴奏,尽情地唱着《石州乐》之类的曲子。这两句既写出了宴席的热闹场面,又写出了歌舞艺术的魅力,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宴会之中。
三句“好事沈郎今不见,晓风残月且归休”,写宴会结束的情景。沈约是南朝梁时的一个风流才子,与刘禹锡有同好之交,经常在一起吟诗作乐。这句的意思是说:如今那个爱好文雅的好朋友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还是乘着清晨的晓风,伴着残月回家吧。这两句既点明了宴会结束的时间,又表现了宴会结束后的惜别之情,同时又含蓄而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此诗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但富有情趣,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