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橐籥妙莫测,忽遇神工难秘匿;
制器能符十二时,相传西土入中国。
非编非镈能自鸣,一龛错采纷雕饰。
其中法线转辘轳,关键体天行不息。
针芒更分短与长,徐者为时疾者刻。
豁然一一发清响,计时按晷无差忒。
复有奇观阃阈开,一木横挂当胸臆。
秋韆甫罢奏钧天,噌𠴈鞺𩍈相搏击。
琪花更插双铜瓶,不惟有声亦有色。
霎时突下水晶帘,万籁无声一何默。
我闻在昔未央宫,或为山鸣倾崱屴;
又闻丰山有九耳,霜降则鸣气所逼。
何如人巧夺天工,时止时鸣叶天则。
胜似铜壶滴漏精,准于缇室飞灰急。
春明我已罢趋朝,坐废朝兴日中昃。
敢将移置供萧斋,教与儿曹寸阴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鸣钟图景,通过对其制作过程、工作原理、声音特点和所处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钟的神奇魅力和人们对它的珍视之情。

诗人描述了钟的制作过程:钟的制作精巧复杂,需要匠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种技艺的传承与发扬,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诗人详细描绘了钟的工作原理以及声音特点:钟能够按照十二个时辰来计时,每到一个时间段就会发出相应的声音;钟的声音既清脆又悠扬,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些特点使得钟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让人们对其产生深厚的情感。

诗人描绘了钟所处的环境及其影响:钟被挂在一堵墙上,周围环境安静祥和,没有其他噪音干扰,使得钟的声音更加清晰可辨。这种环境的营造,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钟的重视,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钟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时间的珍惜之心:他听说古代皇宫中的自鸣钟在未央宫时,会因山崩而停止鸣响;又听说丰山上有九耳铜锣,霜降时会因寒气侵袭而鸣响。这些故事让他更加珍惜眼前这份难得的时光,并教导子孙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钟作为一种古老乐器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子孙教育的关爱之情,体现了他的品德和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