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须大吏骏马肥,朱旗前导来赈饥。
饥民腹未饱,城中一月扰。
饥民一箪粥,吏胥两石谷。
我皇圣德仁苍生,官吏甚勿张虚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官赈谣

黄须大吏骏马肥,朱旗前导来赈饥。
饥民腹未饱,城中一月扰。
饥民一箪粥,吏胥两石谷。
我皇圣德仁苍生,官吏甚勿张虚声。

1. 黄须大吏:

  • 注释:描述官员的外貌特征(黄色胡须)。
  • 赏析:通过描绘官员的外貌,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2. 骏马肥:

  • 注释:形容马匹健壮、肥壮。
  • 赏析:使用生动的词汇增强诗句的感染力。

3. 朱旗前导:

  • 注释:用“朱”字表示色彩鲜艳,象征权威和荣耀;“前导”意味着在前面引领。
  • 赏析:朱旗象征着朝廷的权威,前导则暗示了官员的职责和地位。

4. 赈饥:

  • 注释:救济饥荒。
  • 赏析: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官府的赈济行为。

5. 城中一月扰:

  • 注释:城里一个月都不得安宁。
  • 赏析:表达了官府赈灾行动给当地带来的混乱和困扰。

6. 饥民一箪粥:

  • 注释:一个饥饿的平民得到一碗粥。
  • 赏析:通过对比,凸显出民众的苦难和官府赈济的微薄。

7. 吏胥两石谷:

  • 注释:指官吏和下属人员共得两石粮食。
  • 赏析:通过具体的数字描写,突出了官员的贪婪和人民的贫困。

8. 我皇圣德仁苍生:

  • 注释:歌颂皇帝的圣明和仁慈。
  • 赏析:表达了对皇帝治理能力的肯定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注。

9. 官吏甚勿张虚声:

  • 注释:不要虚夸声势。
  • 赏析:指出了官场中可能存在的浮夸行为,呼吁真实地反映民生状况。

译文与赏析

黄胡须的官员骑在肥壮的马上,朱红色的旗帜在前引路,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赈济饥饿的人们。
当这些饥饿的百姓们肚子还未吃饱时,城中却已经骚动不安。
即使是那些最贫穷的百姓,也能得到一碗稀粥,而那些官吏和下属,却能够分到两石粮食。
我皇陛下的圣明仁爱之心,使得广大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那些官吏,却不应该再虚假地宣扬他们的功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