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问流水,流到几时停。
昨夜才飞絮,今朝又化萍。
无情尚如此,何处不飘零。
识得飘零苦,柔枝莫再青。

【注释】

道旁:路旁。柔枝:柔弱的枝条,这里指柳树柔软的枝干。

【赏析】

《赋得道旁柳》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路边垂柳在东风中轻轻摆动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飘零生活的感慨。

首联“东风问流水,流到几时停”通过设问的方式,描绘了风与水的互动场景。春风轻拂,仿佛在向流水询问:“你将流到哪里才会停止?”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现象更加生动形象。

颔联“昨夜才飞絮,今朝又化萍”则转向对飘零生命的观察。飞絮和化萍,都是春天的征兆,但它们的命运却是如此无常,昨日还是翩翩起舞的飞絮,今日却化为无根的萍草。这种对比,既展示了生命的短暂,也揭示了自然界的无情。

颈联“无情还如此,何处不飘零”进一步扩展了对飘零生活的感悟。无论在哪里,生命都会面临飘零的命运,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里的“无情”,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隐喻。

尾联“识得飘零苦,柔枝莫再青”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识到了飘零的痛苦,因此劝诫自己不要再次追求柔弱的枝条上的青翠色彩。这里的“柔枝莫再青”,既是对自身行为的警示,也是对生命态度的一种调整。

整首诗以咏物起兴,通过对道旁柳树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飘零的无奈。诗人通过对风、水、飞絮、萍草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