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空客散初日上,与君纵目沧津流。
【注释】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纳凉:乘凉。病目:眼病。沧津,即长江。流:水流。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在五月晦日与友人登篆水楼观景,因自己有眼病而作罢。全诗前两句写登楼之景。第三句写观景之情。末句自嘲,表明自己因病不能观赏江流之美,但心旷神怡,也颇有一番情趣。
酒空客散初日上,与君纵目沧津流。
【注释】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纳凉:乘凉。病目:眼病。沧津,即长江。流:水流。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在五月晦日与友人登篆水楼观景,因自己有眼病而作罢。全诗前两句写登楼之景。第三句写观景之情。末句自嘲,表明自己因病不能观赏江流之美,但心旷神怡,也颇有一番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 首联“晚风吹不极,飞雨浩无边。”意思是说:晚风刮得很厉害,但吹不散漫天的大雨;滂沱大雨像倾盆一般。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暴雨来临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风雨变化的赞叹之情。这一句中的“飞雨”指的是阵发性的大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注释】 获鹿:县名,今河北省鹿泉区西。井陉道:古代关隘,在井陉县境内。三首:指诗的第三首。晓日:破晓时分的太阳。方障天:方:正。障:遮蔽。此指群峰高耸,遮蔽了初升的太阳。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如同飞鸟过河那样。 远树:远处的树木。犹藏雨:仍藏着雨水,即还下着小雨。 高城:指高大的山峰。烟:云雾。 牢落:寂寞冷落,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获鹿途中所作,写旅途所见所感。 “晓日不照地
驱马指榆水,晚阴山雨来。 诗句释义:驱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的天色中,山间云雾缭绕,细雨飘洒而下。 译文:骑着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时分,天边的云气渐渐凝聚,细雨开始飘落。 注释:驱马(骑马);指(指向) 榆水(指代榆河) 晚阴(傍晚的云气) 山雨来(山间的雨水纷纷降落) 前村一点火,倦客意悠哉。 译文:前方村庄里,一点火星闪烁,我这位疲惫的游子,心情悠然自得。 注释:前村(指前面村庄);点(点燃)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 城边沙水路,数里入山村。 高处云封屋,秋来草没门。 牛羊缘涧远,童稚避人喧。 却听樵歌返,前峰日已昏。 注释: 1.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这是第三首诗,题目是《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2. 城边沙水路:城外有一条沙质的水路。 3. 数里入山村:走了几里路才进入山村。 4. 高处云封屋:在高处可以看到云雾遮蔽了房屋。 5. 秋来草没门:到了秋天
【注释】: 1. 雨脚背城见:雨水滴落,落在城墙上。 2. 前村开晚晴:傍晚的阳光照进村庄。 3. 近山风转急:接近山脉的地方,风变得特别大。 4. 隔水月初生:在隔水的月亮刚刚升起。 5. 树杪悬灯火:树枝的顶端挂着灯火。 6. 隐碓声:隐约地听到舂米的声响。 7. 今宵魂断处:今天晚上我魂牵梦萦的所在。 8. 野馆醉三更:在野外的客栈里醉酒到三更天。 【赏析】:
诗句原文: 把酒说并州,茫茫感昔游。 边声催月晓,山气压城秋。 桑落经时醉,黄花九日留。 君归渡汾水,为问雨中舟。 注释解释: - 把酒说并州:用美酒作比喻,表达对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深厚感情。 - 茫茫感昔游:形容时光飞逝,感慨过去的游历和经历。 - 边声催月晓:边塞的风声如同催促,使得夜晚的月色显得更加明亮。 - 山气压城秋:形容山峦在秋季的景色下显得更加雄伟,给城市带来一种压抑感。 -
送吴天章之太原二首 其一秋雨势不已,秋风动万山。 送君蓟门路,计日井陉关。 水暗黄榆色,峡回青玉颜。 犹馀马行处,凭梦一追攀。 译文: 秋雨连绵不断,秋风席卷着群山。 送你去蓟门的路,我们计划着在井陉关相见。 河水映照着黄榆的色彩,峡谷环绕着青玉石的容颜。 还有你骑马走过的地方,我会梦见它再追随你的脚步。 注释: 1. 秋雨势不已:形容秋天的雨水持续不断地下个不停。 2. 秋风动万山
【注释】 1. 芟竹:即《咏竹》诗,作者自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2. 抱节:指竹子挺直、高耸的姿态。 3. 多:多次。 4. 窗影:指竹子的影子,因为竹子在夜间会反射月光和灯光,所以影子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5. 瘦:形容竹子的枝干细长,也形容竹子的形态美。 6. 雨声疏:指雨水打在竹子上的声音稀疏。 7. 衰晚日:指秋天的夕阳,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所以用“衰晚”来形容。 8
孤酌 短烛照孤酌,长宵容苦吟。 窗虚闻雨细,人静觉秋深。 儿女迎寒病,乡园久客心。 无因得料理,争遣不侵寻。 注释: 1. 孤酌:独自饮酒。 2. 短烛:微弱的蜡烛,代表孤独和寂寞。 3. 长宵:漫长的夜晚。 4. 窗虚:窗户透风,空荡荡的。 5. 雨细:雨声细腻,仿佛是细针般的敲击。 6. 人静:人很少,安静。 7. 秋深:秋天的夜晚,感觉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8. 儿女:子女或年轻男女
【注释】天井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有山壁如井,故曰天井。雄关:指天井关。偏增:更加。惊风:指山间急风。涧直:指山谷溪流曲折。落日:指夕阳西下。觉山高:感到群山之高大。乱树:参差不齐的树林。分野号:指山林中鸟儿悲鸣。首频搔:形容思绪纷乱,难以自控。 【赏析】此诗写诗人登上天井关凭栏远眺时所见景色及所引发之情思。首联点明登高地点及心情。颔联写山势、溪声,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颈联写山景、鸟声
五月晦日,鲁庵邀请我登上篆水楼避暑。因为我有眼病而推辞,第二天他写了一首长诗来戏弄我,并且自嘲。 昨日傍晚,君在篆水楼,楼中凉气如秋初。 我闻未去神已去,长须更遣来相求。 小庭里突然停下脚步,心与喉音空咿嚘。 与披海风对明烛,宁等待夜露清昏眸。 连宵轰饮错宾主,如入酒池争拍浮。 敛眉愁病悲红袖,侈口狂怪惊白头。 阿戎阿咸剧不耐,战鼓正急戈先投。 英雄惟有使君操,长鲸渴吻交飕飕。 丈夫渐老身如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描述了他对鲁庵在垂虹榭后的竹种植的喜爱和赞叹。 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爱君池上榭,六月如寒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鲁庵在池上榭下种植的竹子的喜爱之情,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感到如同寒冬一般清凉舒适。 2. 连朝坐新雨,倒尽双玉瓶。 连续几天都是新的雨后天气,使得空气清新,仿佛将两个玉制的瓶子都倒空了一般。 3. 小山当户矗,孤云霭亭亭。 门前的小山矗立在窗前
题家弟稼民执谷所画花草便面 十年山居侣草木,篱外荷花水边菊。 注释:在山中居住了十年,与大自然为伴,篱笆外的荷花和水边的菊花是我最好的伙伴。 闲搜秽莽品清新,细草幽花总堪掬。 注释:闲暇时我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野草和小花朵,它们虽然不引人注目,但都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出山忽作尘中游,袖手昏昏沧海头。 注释:突然之间,我感到自己仿佛从尘世中脱离出来,就像袖手站立在沧海之颠。
【译文】 到天津访友遇吴天章,并赠其所主张君 拜访吴先生,因识张公子。 能为诗人作主人,此士定知不凡矣。 何况又接待坐客,触事皆可喜。 开轩解衣裳,留客披图史。 海气暧暧横庭除,古色斑斑盈案几。 杯盘既杂陈,谈辨遂蜂起。 剔抉六义微,错互八法旨。 门外喧阗南北尘,共洗清心照秋水。 老我数年来,袖手复掩耳。 谤多固可畏,才尽亦知耻。 胡然此相见,马逸不能止。 莲洋诗格如莲花,引我亭亭出泥滓。
【注释】 ①小西湖:即西湖,位于杭州西面。 ②翠巘(yǎn):青翠的高峻山。 ③碧波:指西湖的水波。 ④狡狯(kuài):巧妙。 ⑤䆗窱(xiélè):曲折的小河,也泛指曲折的小路。 ⑥中外:内外,这里指湖中和湖外。 ⑦细易生容态:容易形成形态。 ⑧明圣:明智的圣人。 ⑨女婴:幼童。 ⑩濯足望:洗脚望着。 【译文】 青翠的山峦依然耸立在两座山峰之上。 湖中碧波荡漾,仿佛留下一条绵延不绝的水带。
【诗句】 韬光庵金莲池上茅屋三楹远见江海下尽西湖杭城浮动其中极旷奥之趣余醉后独往得之倚酒大书曰直须还他第一既而成二十韵因留别诸子 【译文】 杭州钱塘的风光奇秀雄壮,东南一带城郭、江海、湖泊相互参差。 归墟无边,罗刹怒目,即使有木结构的城郭也难以穷测其深度。 西湖景色近在眼前,百媚千娇并入微波中,含情脉脉。 我曾登临凤凰顶,左右顾盼欣赏美景,沉醉其中。 我憎恶喧闹嘈杂的市井,日夜被喧嚣的声音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