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巘仍两峰,碧波馀一带。
谁向西湖西,经营出狡狯。
䆗窱写亭堤,区分具中外。
狭能增曲折,细易生容态。
当为明圣笑,偏得女婴爱。
濯足望青天,世间孰者大。
【注释】
①小西湖:即西湖,位于杭州西面。
②翠巘(yǎn):青翠的高峻山。
③碧波:指西湖的水波。
④狡狯(kuài):巧妙。
⑤䆗窱(xiélè):曲折的小河,也泛指曲折的小路。
⑥中外:内外,这里指湖中和湖外。
⑦细易生容态:容易形成形态。
⑧明圣:明智的圣人。
⑨女婴:幼童。
⑩濯足望:洗脚望着。
【译文】
青翠的山峦依然耸立在两座山峰之上。
湖中碧波荡漾,仿佛留下一条绵延不绝的水带。
是谁故意地将西湖的西部经营得如此巧妙?
曲折蜿蜒的小河,宛如亭台楼阁,内外有别。
曲折的道路狭窄却能增加曲折,细小的地方容易形成形态。
面对这样的景致,明圣定会发笑,
只有那娇嫩的女婴才会对它喜爱。
我在这里洗过足,望着天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呢。
【赏析】
此篇为咏西湖小筑之作。作者以“小西湖”作题,实是赞美西湖小筑。诗写其布局之巧,结构之妙,环境之美,情趣之浓,可谓匠心独运。
一、二句写景。首句“翠巘仍两峰”,点出地点是“小西湖”。次句“碧波余一带”,写出水势,并暗点出水面如镜。诗人把西湖比作画中的“碧玉”,又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手法,暗示了“小西湖”的神秘。
三、四句写小西湖的布局。小西湖虽然不大,但布局精巧,构思巧妙。前两句写山,后两句写水。前两句“谁向西湖西”,一个“谁”字表明是人为的。后两句“经营出狡狯”,说明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五、六两句写堤路和小河。小河弯弯曲曲,宛转多姿,犹如曲径通幽处;堤路迂回曲折、纵横交错,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既显示了园林的巧妙,又体现了造园者对园林的精心经营。
七、八句写曲折与形态。小河之所以曲折是因为地形所限;而小路的曲折则是因地势起伏造成的,所以它们才显得更加曲折。诗人还特别指出,即使再窄的路也能造成曲折,而再细小的地方也能产生形态。这两句话不仅说明了造园者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还表现出造园者善于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的用心。
九、十句抒发情感。诗人在小河边上洗过脚之后,仰头望向天空,感慨万分。诗人认为,天下再没有比小西湖更美好的景致了。这里的“明圣”指的是明智的圣人;“女婴”则指幼童。诗人说,即使是幼童也会喜欢小西湖这样美丽的地方。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小西湖的喜爱之情。
十一、十二两句进一步赞美小西湖的美。最后两句是对全诗的总括。前两句说,小西湖虽然小巧玲珑,但却非常精致可爱,让人爱不释手;后两句说,小西湖虽然美丽迷人,但造园者还是尽心尽力,精益求精。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造园者的赞赏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小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