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明帝子阁,雨起真人山。
乘高扫云雾,江动襟裳闲。
孤鹜时自飞,珠帘谁复悬。
惊风送林响,浦溆萧萧然。
我从帆樯中,直拟鸾鹤颠。
倦目极缥缈,远想穷清寒。
昔人文字名,几随劫火烟。
岂如洪厓井,玉雪长峥潺。
偶陪湛露游,长啸终来还。
日夕见州郭,世尘萦苦颜。
这首诗是王勃在滕王阁上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微雨登滕王阁望西山
秋明帝子阁,雨起真人山。
乘高扫云雾,江动襟裳闲。
孤鹜时自飞,珠帘谁复悬。
惊风送林响,浦溆萧萧然。
我从帆樯中,直拟鸾鹤颠。
倦目极缥缈,远想穷清寒。
昔人文字名,几随劫火烟。
岂如洪厓井,玉雪长峥潺。
偶陪湛露游,长啸终来还。
日夕见州郭,世尘萦苦颜。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逐一解读:
微雨登滕王阁望西山:微雨是指小雨,登滕王阁意味着登上高处观看风景,望西山则表示望向西方的山脉。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微雨中攀登滕王阁,眺望远处的西山的景象。
秋明帝子阁,雨起真人山:秋天的阳光照在帝子阁上,雨点落在真人山上。这两句诗通过“秋明”和“雨起”来渲染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乘高扫云雾,江动襟裳闲: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云雾缭绕,江水波光粼粼,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云雾和江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孤鹜时自飞,珠帘谁复悬:孤鹜即野鸭,它们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珠帘则是古代的一种窗帘,诗人在此巧妙地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惊风送林响,浦溆萧萧然:突然的一阵风吹过树林,带来了阵阵声响;浦溆指的是河流两岸,萧萧然则是形容风声的凄凉。这句诗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环境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我从帆樯中,直拟鸾鹤颠:诗人从船舷中走出,仿佛化身为鸾凤和仙鹤,直上云霄。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倦目极缥缈,远想穷清寒:诗人的眼睛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仍然坚持向前望去,试图寻找更远的地方。这里的“清寒”既指自然环境的冷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高。
昔人文字名,几随劫火烟:古人的文字虽然流传至今,但最终都化为灰烬。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的珍惜和传承的责任感。
岂如洪厓井,玉雪长峥潺:这里用洪厓井比喻清澈透明的美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同时,“玉雪长峥潺”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不屈。
偶陪湛露游,长啸终来还:偶然间陪侍在清澈的露水中游玩,最后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到了岸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日夕见州郭,世尘萦苦颜:黄昏时分,诗人看到了繁华的城市(州郭),但城市的喧嚣却让他感到疲惫和痛苦。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都市生活的无奈和疲惫之感。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