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嶂清泉总可悲,万竿修竹异平时。
主人犹自矜风调,不惜荆花惜柳枝。

【注释】

碧嶂清泉总可悲:碧绿的山峦,清澈的泉水,总令人感到可悲。悲是悲伤、悲痛的意思。万竿修竹异平时:万竿竹子在太平年间很少看到。异平时,即非平时,指太平年间少有。主人犹自矜风调:主人还自认为风雅不俗。矜,自夸。荆花:一种灌木,开浅黄色小花,供观赏用。柳枝:杨柳树枝条细柔,常用作比喻。

赏析:

《悼修竹》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对“修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期美好景物的怀念之情。

前两句“碧嶂清泉总可悲,万竿修竹异平时”,以写景起笔,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卷。其中,“碧嶂清泉”象征着美好的环境,而“万竿修竹”则是这一环境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美景。诗人通过对比太平年间与非平时的不同景象,突出了万竿修竹在太平时期的珍贵与难得。同时,“异平时”也暗示了这些美景在战乱年代的消失和凋零,从而引发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和平时期的向往。

后两句“主人犹自矜风调,不惜荆花惜柳枝”,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主人”是指那些欣赏和珍惜万竿修竹的主人。他们不仅自认为风雅不俗,更对万竿修竹倍加珍惜,甚至不惜耗费荆花和柳枝来点缀园林。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又透露出他们对于战争和战乱的恐惧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以咏物起兴,通过描绘万竿修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期美好景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战乱时期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