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丝娇懒不成章,牵惹黄姑伴恨长。
格是住期听乌鹊,隔河无事莫相望。
【注释】机丝:织机上的线,比喻手指。黄姑:七夕时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别称。住期:即“七夕”。
【赏析】此诗写七夕节的传说故事。诗人通过织女与牛郎的离别之苦,表达了对人间爱情的羡慕之情。全诗语言平实,用字朴素,意境清幽而婉转,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机丝娇懒不成章,牵惹黄姑伴恨长。
格是住期听乌鹊,隔河无事莫相望。
【注释】机丝:织机上的线,比喻手指。黄姑:七夕时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别称。住期:即“七夕”。
【赏析】此诗写七夕节的传说故事。诗人通过织女与牛郎的离别之苦,表达了对人间爱情的羡慕之情。全诗语言平实,用字朴素,意境清幽而婉转,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 首联“晚风吹不极,飞雨浩无边。”意思是说:晚风刮得很厉害,但吹不散漫天的大雨;滂沱大雨像倾盆一般。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暴雨来临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风雨变化的赞叹之情。这一句中的“飞雨”指的是阵发性的大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注释】 获鹿:县名,今河北省鹿泉区西。井陉道:古代关隘,在井陉县境内。三首:指诗的第三首。晓日:破晓时分的太阳。方障天:方:正。障:遮蔽。此指群峰高耸,遮蔽了初升的太阳。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如同飞鸟过河那样。 远树:远处的树木。犹藏雨:仍藏着雨水,即还下着小雨。 高城:指高大的山峰。烟:云雾。 牢落:寂寞冷落,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获鹿途中所作,写旅途所见所感。 “晓日不照地
驱马指榆水,晚阴山雨来。 诗句释义:驱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的天色中,山间云雾缭绕,细雨飘洒而下。 译文:骑着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时分,天边的云气渐渐凝聚,细雨开始飘落。 注释:驱马(骑马);指(指向) 榆水(指代榆河) 晚阴(傍晚的云气) 山雨来(山间的雨水纷纷降落) 前村一点火,倦客意悠哉。 译文:前方村庄里,一点火星闪烁,我这位疲惫的游子,心情悠然自得。 注释:前村(指前面村庄);点(点燃)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 城边沙水路,数里入山村。 高处云封屋,秋来草没门。 牛羊缘涧远,童稚避人喧。 却听樵歌返,前峰日已昏。 注释: 1.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这是第三首诗,题目是《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2. 城边沙水路:城外有一条沙质的水路。 3. 数里入山村:走了几里路才进入山村。 4. 高处云封屋:在高处可以看到云雾遮蔽了房屋。 5. 秋来草没门:到了秋天
【注释】: 1. 雨脚背城见:雨水滴落,落在城墙上。 2. 前村开晚晴:傍晚的阳光照进村庄。 3. 近山风转急:接近山脉的地方,风变得特别大。 4. 隔水月初生:在隔水的月亮刚刚升起。 5. 树杪悬灯火:树枝的顶端挂着灯火。 6. 隐碓声:隐约地听到舂米的声响。 7. 今宵魂断处:今天晚上我魂牵梦萦的所在。 8. 野馆醉三更:在野外的客栈里醉酒到三更天。 【赏析】:
诗句原文: 把酒说并州,茫茫感昔游。 边声催月晓,山气压城秋。 桑落经时醉,黄花九日留。 君归渡汾水,为问雨中舟。 注释解释: - 把酒说并州:用美酒作比喻,表达对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深厚感情。 - 茫茫感昔游:形容时光飞逝,感慨过去的游历和经历。 - 边声催月晓:边塞的风声如同催促,使得夜晚的月色显得更加明亮。 - 山气压城秋:形容山峦在秋季的景色下显得更加雄伟,给城市带来一种压抑感。 -
送吴天章之太原二首 其一秋雨势不已,秋风动万山。 送君蓟门路,计日井陉关。 水暗黄榆色,峡回青玉颜。 犹馀马行处,凭梦一追攀。 译文: 秋雨连绵不断,秋风席卷着群山。 送你去蓟门的路,我们计划着在井陉关相见。 河水映照着黄榆的色彩,峡谷环绕着青玉石的容颜。 还有你骑马走过的地方,我会梦见它再追随你的脚步。 注释: 1. 秋雨势不已:形容秋天的雨水持续不断地下个不停。 2. 秋风动万山
【注释】 1. 芟竹:即《咏竹》诗,作者自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2. 抱节:指竹子挺直、高耸的姿态。 3. 多:多次。 4. 窗影:指竹子的影子,因为竹子在夜间会反射月光和灯光,所以影子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5. 瘦:形容竹子的枝干细长,也形容竹子的形态美。 6. 雨声疏:指雨水打在竹子上的声音稀疏。 7. 衰晚日:指秋天的夕阳,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所以用“衰晚”来形容。 8
孤酌 短烛照孤酌,长宵容苦吟。 窗虚闻雨细,人静觉秋深。 儿女迎寒病,乡园久客心。 无因得料理,争遣不侵寻。 注释: 1. 孤酌:独自饮酒。 2. 短烛:微弱的蜡烛,代表孤独和寂寞。 3. 长宵:漫长的夜晚。 4. 窗虚:窗户透风,空荡荡的。 5. 雨细:雨声细腻,仿佛是细针般的敲击。 6. 人静:人很少,安静。 7. 秋深:秋天的夜晚,感觉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8. 儿女:子女或年轻男女
【注释】天井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有山壁如井,故曰天井。雄关:指天井关。偏增:更加。惊风:指山间急风。涧直:指山谷溪流曲折。落日:指夕阳西下。觉山高:感到群山之高大。乱树:参差不齐的树林。分野号:指山林中鸟儿悲鸣。首频搔:形容思绪纷乱,难以自控。 【赏析】此诗写诗人登上天井关凭栏远眺时所见景色及所引发之情思。首联点明登高地点及心情。颔联写山势、溪声,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颈联写山景、鸟声
注释:在七夕这一天,我偶题了二首诗,其中第二首为:“飞车交碾海生尘,奇巧由来属世人。传与天孙须下乞,银河一苇即通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天上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景色。第一句“飞车交碾海生尘”,形象地描绘了七夕之夜,天上的飞车交错而过,如同车轮碾压着大海,激起了无数的尘埃。这里的“海”并非实指大海,而是用来形容飞车行驶的速度之快,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第二句“奇巧由来属世人”
【注释】 碧嶂清泉总可悲:碧绿的山峦,清澈的泉水,总令人感到可悲。悲是悲伤、悲痛的意思。万竿修竹异平时:万竿竹子在太平年间很少看到。异平时,即非平时,指太平年间少有。主人犹自矜风调:主人还自认为风雅不俗。矜,自夸。荆花:一种灌木,开浅黄色小花,供观赏用。柳枝:杨柳树枝条细柔,常用作比喻。 赏析: 《悼修竹》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对“修竹”的描写
注释:我吹瑟、弹竿,难道是自由自在吗?少年时鲁莽冲动,长年来羞愧不安。现在我不去作官做门客,而是要顺着清淄河的上游逆流而上。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齐州任上所作,表现了诗人不愿与当权者合作,而愿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志趣。 首句以“岂自由”三字,一反常理,直抒胸臆。诗人认为,自己能够吹奏瑟、弹奏竿,并非出于自由,而是有其特殊原因。他之所以能够吹奏瑟、弹奏竿,是由于他的祖先世代相传,家学渊源;而他能吹奏瑟
注释: 团香:指李子。 融蜡:融化蜡,比喻将李子放在口中慢慢吃。 玉盘:用玉石制成的盘子。 乞与:请给予。 吴儿:吴地的人。这里指吴地的客人们。 饱啖:大口吃。 卿:你。 乡思:故乡的思念。 那馀风味:还有剩余的风味。 杨梅:一种水果,味道酸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品尝美味李子,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李子的美丽和美味,以及品尝后带来的乡思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
【注释】 ①送:指送别。稼民:即孟郊,字东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返舍:返回故居。②斜阳:指日落时分的阳光,太阳即将落山。③促:急促。 ④登楼西望:登上高楼向西眺望。千重黛:层层叠叠如黛色的山峰。⑤此是:指眼前的这番情景。近别离:即将离别。 【赏析】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河南。早年曾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尉。后因事得罪宰相
望夜雨 注释:- 望夜雨:观察或聆听夜晚的雨声。 - 雨师长傍岳阳行:在岳阳的岸边,大雨滂沱。 - 夜半悬檐有瀑声:深夜时分,雨水从高高的屋檐滴落发出的声音。 - 清梦惊回床漏彻:被突然的梦境惊醒,感觉床铺滴水声响彻整个房间。 - 水晶宫阙月胧明:想象自己身处一个透明的水晶宫,月光透过云层洒下,显得朦胧而明亮。 译文: 在岳阳的岸边,大雨如注,深夜时分,我站在高处,听到雨声如同瀑布般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