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沙鸥觉往还,又临野岸弄潺湲。
三秋留恨茱萸酒,两度维舟苜蓿湾。
应有居人猜白舫,空教新月笑朱颜。
青春欲尽犹为客,纵伴渔樵未是闲。
重泊馀干溪书感(其一)
湖畔沙鸥觉往还,又临野岸弄潺湲。
三秋留恨茱萸酒,两度维舟苜蓿湾。
应有居人猜白舫,空教新月笑朱颜。
赏析:
此诗为《重泊馀干溪书感》之第一首,描绘了诗人在湖畔与沙鸥的交往以及他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情感体验。首句“湖畔沙鸥觉往还”,直接点明了诗的主角,即那群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沙鸥。它们似乎对诗人的到来毫无察觉,继续在湖面上翱翔,仿佛是诗人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未来的期待。第二句“又临野岸弄潺湲”,则进一步扩展了这幅场景,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味。诗人站在岸边,目睹着沙鸥与湖水相映成趣,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第三句“三秋留恨茱萸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个特定季节的回忆。在古代,人们常会在三秋时节饮用茱萸酒以驱除疾病,诗人在此可能怀念那个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或是感慨年华易逝。第四句“两度维舟苜蓿湾”,则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这个曾经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的情景。这里的“维舟”意味着停靠或休息,暗示诗人在此处停留过多次,每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两句“应有居人猜白舫,空教新月笑朱颜”,则转入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思考。诗人想象中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们可能早已认出了他乘坐的那只白色小船,而那些新升起的月亮则仿佛在嘲笑着他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他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意义和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