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归客落千寻,草色黏天蜡屐深。
岭路春回唐日迥,关门云过北偏阴。
群峰故掩经行迹,野水能知欲去心。
忽忆故人虚结伴,纁黄徙倚独长吟。

注释:

  1. 却过岭北寄南村省斋:却,经过。岭北,指岭北地区,泛指北方。寄南村省斋,寄居在南村的书房。
  2. 风吹归客落千寻:归客,指回家的客人,诗人自喻。风中落叶飘零如千寻之高(千寻为古代长度单位)。
  3. 草色黏天蜡屐深:草色,指草木颜色。黏天,粘在天上。蜡屐,用桐油涂抹后晒干的鞋,鞋底坚硬不易磨损。深,形容草色浓厚。
  4. 岭路春回唐日迥:岭路,指岭上的道路。春回,春天来临。唐日,指唐朝时期。迥,远。
  5. 关门云过北偏阴:关门,指山关或关口。云过,天空中的云彩移动。北偏阴,偏北的方向有云。
  6. 群峰故掩经行迹:群峰,指山中群峰。故掩,故意隐藏。经行迹,走过的痕迹。
  7. 野水能知欲去心:野水,指野外的河流。能知,能够感知。欲去心,想要离去的心情。
  8. 忽忆故人虚结伴:故人,旧时的朋友。虚结伴,假装和人一起。
  9. 纁黄徙倚独长吟:纁黄,浅黄色。徒倚,徘徊不前的样子。独长吟,独自一人长久地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归途中景色和心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风、草、岭、云、峰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离开家乡、追求自由的心情。
    首句“却过岭北寄南村省斋”,诗人以“却”字开头,暗示自己已经走过了岭南地区,现在正在前往南村的书房。这里的“寄”字,表示诗人想要在书房中度过时光,与外界隔绝。
    诗人通过描述风、草、岭、云、峰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如“风吹归客落千寻”,“归客”是指诗人自己,“落千寻”则是形容风中的落叶如同千寻之高的山峰一般。再如“草色黏天蜡屐深”,“草色黏天”,是形容草丛中的绿色如同粘在天空中的一样。而“蜡屐深”,则是形容穿着用桐油涂过的鞋子行走在草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观察力,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诗人通过描述岭上的春天以及山关和关口的景色,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如“岭路春回唐日迥”,“岭路春回”指的是春天的到来使得岭上的景色变得美好起来。而“唐日迥”则暗示着春天的来临让原本遥远的时间变得近了许多。再如“关门云过北偏阴”,“关门”指的是山关或关口,而“云过北偏阴”则是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在关口附近移动,形成了一种阴晴不定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两句“群峰故掩经行迹,野水能知欲去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群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寻找一片清净之地的愿望。而“野水能知欲去心”则是形容大自然的水流能够感受到诗人想要离去的心情,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想要逃离现实束缚、追求自由的心情。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