轣辘轻车不动埃,营陵旧社晓徘徊。
青林白露微茫下,丹岸黄花琐碎开。
城日初悬遥海色,野风偏向晚秋哀。
行人莫讶宵衣急,要踏鹰扬赐履来。

昌乐道中

轣辘轻车不动埃,营陵旧社晓徘徊。

青林白露微茫下,丹岸黄花琐碎开。

城日初悬遥海色,野风偏向晚秋哀。

行人莫讶宵衣急,要踏鹰扬赐履来。

注释:

轣辘(wěi lu)轻车不动埃:形容车行驶时没有扬起尘土,很安静。

营陵旧社:营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旧社即故都长安。

青林白露微茫下:青林指的是树林中的树叶在清晨被露水打湿后呈现的颜色,微茫则表示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丹岸黄花琐碎开:丹岸是指红色的沙质岸边,黄花则指的是黄色的花朵,琐碎则是形容花朵分布稀疏的样子。

城日初悬遥海色,野风偏向晚秋哀:城日指的是城墙上的太阳,初悬指太阳刚刚升起,遥海色则形容海天一色的景象。野风偏向晚秋哀则表示风的方向和气息带有一些秋天的凄凉感。

行人莫讶宵衣急,要踏鹰扬赐履来:行人不要惊讶于你匆忙的步伐,因为你是要踏着雄鹰的翅膀飞翔,去接受皇帝赐予的鞋子。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昌乐道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繁荣的向往之情。首句“轣辘轻车不动埃,营陵旧社晓徘徊。”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一辆轻快的车子在道路上行驶,没有扬起尘埃,周围的营陵旧社在清晨显得格外宁静。第二句“青林白露微茫下,丹岸黄花琐碎开。”则将视线转向远处,青翠的树林和点点的黄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丹岸则给人以神秘感。第三句“城日初悬遥海色,野风偏向晚秋哀。”则把视角转到了城市,城墙上的太阳刚刚升起,海天相接,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而野风吹向的地方却带有一种秋天的凄凉感。最后一句“行人莫讶宵衣急,要踏鹰扬赐履来。”则是一种豪情壮志的表达,诗人告诉人们不要惊讶于他的匆忙步伐,因为他要去接受皇帝赐予的鞋子。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