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巘平临远目开,天风吹我离氛埃。
路于残雪消中见,人自群山阙处来。
树外连峰横作鄣,马前云气散成堆。
平生蜡屐寻幽兴,落日登高首重回。

【注释】

绝巘:高峻的山岭。平临:平视。开:开阔。

天风:指从天空中吹来的风。氛埃:烟雾、尘埃。

路于残雪消中见:在残雪消融的地方,可以看见道路。

人自群山阙处来:人们是从群山的缝隙间走来的。

树外连峰横作鄣:树林外的连绵山峰像屏障一样横挡着。

马前云气散成堆:马前的云彩像一堆堆的白云。

蜡屐:用蜡做的鞋子。

【译文】

高峻的山峰平视时显得开阔,我乘着天风吹拂着,摆脱了云雾。

路上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开始融化,人们从群山间的小道走来。

树林外的连峰像屏障一样横挡着我,马前是一片片的白云飘散。

我平生最喜欢穿蜡屐来寻幽访胜,今天终于又看到了落日,于是登上高处,重游旧地。

赏析:

《山行杂诗四首》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全诗描写诗人登高远眺、览胜抒怀的情景。开头二句写远景,“绝巘”即高峻的山峰;“平临”是说诗人站在高处,以平视的角度去看。“天风”指由天空吹来的那种凉爽的风。这两句的意思是:站在高高的山岭上,放眼远望,只见那被云雾遮蔽的山峰豁然开朗,一股清新的凉意扑面而来,使我顿觉精神一爽。接着三、四句写近景:“路于残雪消中见”,是在残存的积雪消融之后,才露出曲折的山路;“人自群山阙处来”,是从群山之间的空隙处走来的人。这里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画。“阙”通“隙”,空隙。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树木之外,连峰叠嶂就像一道屏障横挡在面前,我仿佛置身于群山之中。“树外”一句,把“障”字放在前面,突出了屏障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作者身在山间,居高临下,视野十分开阔。“马前”一句,写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马儿在前,云气弥漫在后方,形成一种朦胧而迷蒙的景象,使人感到一种神秘而又空灵的感觉。这几句诗,通过描写景物,表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喜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三句写诗人在山上的所见所闻:他喜欢穿着草鞋到山林里去游玩,今天终于又看到了落日,于是就登上高高的山顶,再次欣赏眼前的景色。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