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诔辛书记,中兴第一流。
慨慷词独绝,惨澹志难酬。
才驾张丞相,神依谢信州。
瓢泉无恙否,春水漫荒邱。

【注释】

①“吊辛稼轩”:指哀悼辛弃疾。稼轩,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

②“拟诔”:模仿古人的文辞,对死者进行哀悼或追悼。

③“中兴”:指宋朝。宋高宗时,金兵南侵,朝廷腐败无能,国势危弱,史称“靖康之难”。后来,宋室南渡,苟全于江南一隅,虽曾收复失地,但已无复汉唐盛世气象,故称为“中兴”。

④“慨慷”:悲壮激昂的样子。

⑤“惨澹”:暗淡、凄凉貌。

⑥“张丞相”: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自号横山居士,世称横山先生,鄞县(今属浙江)人。北宋末年宰相,有《横山集》行世。

⑦“神依”:神似、心向。

⑧“谢信州”:谢枋得(1236-1289),字君直,号方山,弋阳(今江西修水)人。元朝初期文学家,诗人,散文家。有《叠山集》。

⑨“瓢泉”:在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西北。

⑩“春水漫荒邱”:春天里的江水泛滥,冲刷着荒丘。

【赏析】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他一生为官,曾多次上书皇帝,要求抗金,恢复中原。但终因朝廷腐败无能,被排挤、弹劾,屡遭贬斥。这首《吊辛稼轩故居》,就是作者怀念辛弃疾所作。

首句用“拟诔”两字,表明了作者写此诗的目的。“拟诔”者,以古为鉴,以史为镜也。接着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辛弃疾的崇敬之情。“中兴第一流”一句,既称赞辛弃疾是中兴之主,又表明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关心;“慨慷词独绝,惨澹志难酬”,二句赞美了辛弃疾的词作和志气。“才驾张丞相,神依谢信州”,两句赞扬辛弃疾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瓢泉无恙否?春水漫荒邱。”这两句,既是对辛弃疾故居的询问,又是对辛弃疾的思念。“无恙否?春水漫荒邱”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关切,又表现了作者对故居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之作。从全诗看,诗人先写了自己对辛弃疾的崇敬与怀念,再由对辛弃疾的崇敬与怀念写到辛弃疾故居的情况,最后归结到对辛弃疾的思念,结构紧凑严密,层次清晰。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明快,是一首成功的悼亡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