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日夜。
问六朝人物,尔何为者。
三百年、龙战元黄,但歌舞荒淫,风流儒雅。
醉梦兴忘,又节次、欺人孤寡。
放千寻铁锁,一片降帆,妆点图画。
几处杀人盈野,算偏安才过,几王几霸。
说天堑、虎踞龙蟠,被风月莺花,几番误也。
眼底苍茫,剩燕燕,于飞上下。
诉当年、故国山围,空城潮打。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江流日夜。
- 关键词: “江流”(指长江的水流淌)
- 注释: 描述长江日夜不息地流动的景象,暗示时间流逝。
- 赏析: 这一句以“江流”开头,为全诗定下了宏大的时空背景,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无情。
次句:问六朝人物,尔何为者。
- 关键词: “六朝”(指南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
- 注释: 对过去六朝时代人物的提问,质疑其行为。
- 赏析: 此句引发读者思考六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可能涉及政权更替、政治斗争等。
第三句:三百年、龙战元黄,但歌舞荒淫,风流儒雅。
- 关键词: “三百年”、”龙战元黄”(形容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争)
- 注释: 描述自三国至南宋约三百年间的战争频繁和荒淫无度。
- 赏析: 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第四句:醉梦兴忘,又节次、欺人孤寡。
- 关键词: “节次”、”孤寡”(形容战乱中人民的疾苦)
- 注释: 表达因战争导致的人民生活困苦,以及社会不公。
- 赏析: 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生活的相对优越,突显出战争的破坏性。
第五句:放千寻铁锁,一片降帆,妆点图画。
- 关键词: “千寻铁锁”(比喻坚固或牢不可破的事物)、”降帆”(象征和平或转变)
- 注释: 描述了历史上某重要事件或转折点,如渡江战役等,用铁锁象征牢固的防御,降帆则意味着转变或胜利。
- 赏析: 此句通过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转折点的深刻理解。
第六句:几处杀人盈野,算偏安才过,几王几霸。
- 关键词: “杀人盈野”(形容战争导致的大量伤亡)、”王霸”
- 注释: 指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强调了统治者的统治手段。
- 赏析: 通过对战争后果的描述,揭示了统治者对民众生命权的伤害和对国家稳定的忽视。
第七句:说天堑、虎踞龙蟠,被风月莺花,几番误也。
- 关键词: “天堑”、”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有如天堑、龙蟠)、”风月莺花”(象征美好时光)
- 注释: 描绘了古代中国山川的壮丽和自然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景曾被视为阻挡敌人的天然屏障。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的景色,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忆和对现实美好景象的珍惜。
结尾三句:眼底苍茫,剩燕燕,于飞上下。
- 关键词: “眼底苍茫”(形容视野中的景象广阔而模糊)、”燕燕”
- 注释: 表达对国家现状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 赏析: 通过对国家现状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八句:诉当年、故国山围,空城潮打。
- 关键词: “当年”、”故国”、”山围”、”潮打”
- 注释: 回忆过去的国土被围困的情境,以及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 赏析: 此句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过去不幸遭遇的哀叹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教训的珍视。通过对“六朝人物”、“龙战元黄”、“虎踞龙蟠”等意象的使用,诗歌构建了一个充满动荡和变迁的历史画卷。同时,通过对“山河破碎”、“风月莺花”等美好时光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关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过去不幸遭遇的哀悼。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既展现了诗人的历史观,也传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