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离蓬岛。
约风裳几褶,羽衣缥缈。
负筠蓝、半亸香肩,纵力不胜娇,肯抛瑶车。
塞外归来,又一度、沧桑枯槁。
绾燕支小髻,辫发新盘,蛮妆偏好。
破费功夫多少,看明金错绣,一天风调。
算不比、画里真真,倚三尺绡,许人低叫。
我忆余杭,问花让,几人沽了。
拼忍受、王远仙鞭,一亲长爪。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离开她所爱的人,独自面对荒凉的塞外。她怀念余杭(杭州),那里的花让(即梅花)和王远仙鞭(即竹鞭)给她带来了安慰。诗中的关键词包括“蓬岛”、“风裳”、“瑶车”、“沧桑枯槁”、“燕支小髻”、“明金错绣”等。
译文:
我离开了蓬莱仙境般的家园,
约定的衣裳只有几褶轻纱飘荡,
我背负着筠蓝,半垂着娇嫩的肩头,
纵有千般力气也难以承受娇艳,
难道舍得放弃乘坐瑶车?
回到塞外归来,又一度沧海桑田,
绾起燕支山的发髻,辫起新盘的发辫,
偏爱蛮妆。
为了美不惜投入大量功夫,
看那明亮的金错绣,一天都保持着优雅的姿态。
与画中的人相比毫不逊色,
倚靠在三尺长的绡上,让人低声呼唤。
我思念余杭,想询问花让,
有多少人愿意购买它?
我宁愿忍受王远仙鞭的鞭打,
一亲王远仙的长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离开她的爱人后,独自面对荒凉的塞外的景象,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失落之感。诗中的“蓬岛”、“风裳”、“瑶车”等词汇,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而“燕支小髻”、“明金错绣”等细节描写,则展现了女子对美的执着追求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