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曲停双节。
听人谓、关西夫子,宦情真别。
画戟森门香凝寝,大笔重删中说。
读复饮、唾壶敲缺。
回首西清犹缱绻,只十年、令仆轮同列。
公自立、不磨业。
朝来渭水双鱼接,开看处绳穷匣启,烂然生缬。
一往情深萦锦字,三载袖中难灭。
有弟子、低回门雪,纸尾书名怀抱尽,奉缄封、俨侍先生侧。
语声寄、陇头咽。
【注释】
韦曲:唐时长安城西北的地名,这里泛指京城。双节:双喜的意思。关西夫子:关西,即函谷关以西,这里指长安,因函谷关在长安之西而得名。夫子指有学问的人。画戟森门:画戟,古代仪仗用的金属装饰品,用它来装饰门户是富贵人家的标志。香凝寝:熏香弥漫于寝室中。大笔重删:指《中说》。重删,重写。中说:儒家经典中关于治理国家的言论。饮:指饮酒。唾壶:盛酒的器皿,用来漱口的。敲缺:指敲打空壶使之发出声响。西清:唐时指代京城长安。缱绻:依恋。令仆:指宰相令狐绹。公自立、不磨业:指韦庄的诗才能自立门户而不受他人影响。朝来渭水双鱼接:渭水双鱼,指书信。开看处绳穷匣启,烂然生缬:指信上字迹潦草难认。三载袖中难灭:指书信三年多还不曾寄出。有弟子、低回门雪:指有儿子在门口徘徊等待。纸尾书名怀抱尽,奉缄封、俨侍先生侧:指写信时在信封上签名,恭敬地侍立在先生身旁。语声寄、陇头咽:指通过书信传递声音。陇头:指陇山,古山名,在今甘肃。
【赏析】
这首词是唐末诗人韦庄的一首五言律诗。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属陕西省)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进士,曾任前蜀宰相。他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曾官至吏部侍郎等要职。后避乱入剑南,在成都浣花溪畔结庐定居,从事文学创作。《韦庄集》中有很多感时伤世的作品。此篇就是一首抒写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作,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词以“忆”为线索,从追思过去写到眼前现实,从对往昔的感慨写到对未来的忧虑。
词的上片,写对往事的回忆。开头两句,回忆自己年轻时就以才华出众闻名于当世,但仕途不顺,宦情真别。“画戟森门”,点明自己的住处;“香凝寝”,则说明居室环境优美。“大笔重删”,指《中说》,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儒学经典著作,作者用重写的方式加以修改、润色。“读复饮”三句,写自己在读书写字过程中的情状。读罢书又喝过酒,拿起笔来敲打着听那空洞的响音,好像在思念远方的朋友。“回首西清犹缱绻”,回想起当年西清宫的情景,心中仍然依依不舍。这两句,既写景,更寓深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都之情和对旧日朋友的眷恋之情。接下来两句,写自己立志建功立业,却受到排挤。“公自立、不磨业”,意谓自己独立自主,无所畏惧。“不磨业”,意谓没有依附权贵之意,而是立志做一番事业。“朝来渭水双鱼接”,写朝廷来信。“开看处”,“绳穷匣启”,指拆开看时,原来是一封书信。“烂然生缬”,形容书信上的字迹非常工整美观。
词的下片,写目前的现实。“一往情深萦锦字”,写自己一直怀念旧日的情人。“锦字”即锦笺,上面写着相思的情语。“三载袖中难灭”,指自己写给情人的信已经三年多了,还没有寄出。“有弟子、低回门雪”,写自己有一弟子在门口徘徊等待。“纸尾书名怀抱尽,奉缄封、俨侍先生侧”,写自己写这封信的时候,弟子在旁边等候着,自己恭恭敬敬地将信交给他,让他去交给先生。“语声寄、陇头咽”,意思是通过书信把声音传递给远在陇山之北的人。最后两句,写自己对国家的忧虑。“陇头”本指陇山,这里借喻远离朝廷的边远之地。“语声寄”与前面的“语声寄”、“陇头咽”相呼应,表明自己的心声已经无法向朝廷传达,只能在远方的土地上默默传布了。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愤慨和悲哀。
全词以“忆”为线索,由追思过去写到眼前现实再写到未来忧愁,结构层次分明。上片回忆过去时,以追忆为主,夹杂议论,感情深沉;而下片写现实时,又以抒情为主,议论不多。全词语言平易流畅,感情真挚感人,是一篇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