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宅畔晓钟催。
朱勔花边午店开。
仇英画里春妆赛。
趁清明,冷食来。
施山僧,那惜金钗。
低润脸,男儿拜。
整新裙,侍婢抬。
恨无端,落日船回。
王珣宅畔晓钟催
朱勔花边午店开
仇英画里春妆赛
趁清明,冷食来。
施山僧,那惜金钗。
低润脸,男儿拜。
整新裙,侍婢抬。
恨无端,落日船回。
这首诗是《水仙子》四首中的一首,通过描绘虎丘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习俗的理解和感慨。诗中以“王珣宅畔晓钟催”开篇,描绘了清晨时分,寺庙附近钟声悠扬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朱勔花边午店开”则展现了一幅繁忙的市井景象,中午时分,店铺纷纷开门迎客,人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仇英画里春妆赛”一句,将读者的视线转移到了一幅精美的春日画面上。画家仇英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妆容的画面,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趁清明,冷食来”一句,则是对清明节传统习俗的生动写照,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会制作冷食以示纪念,同时也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展开了对清明节习俗的描绘:“施山僧,那惜金钗。”这里的施山僧形象地代表了古代僧侣的形象,他们虽然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但对金银首饰却并不吝惜,这既体现了他们对财富的态度,也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低润脸,男儿拜”则将视角转向了女性,她们在节日中化起了精致的妆容,面带微笑,恭敬地行礼拜见亲人。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温柔和贤惠,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尊卑有序的秩序观念。
“整新裙,侍婢抬”描写了妇女们精心打扮,换上新衣的场景,侍婢们忙碌地为她们整理衣物,抬送礼物。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勤劳和能干,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两句“恨无端,落日船回”则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他对于一天结束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落日时分,船儿缓缓归航,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绪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虎丘风景的描绘以及对清明节习俗的刻画,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