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阴不出行,海天遥寄断鸿声。
几时旧国归吾土,无地新亭哭老伧。
扪首莫谈天下事,丧心宁爱草间名。
北风瑟瑟黄花晚,尚有枝头未落英。

【注释】

十月:指农历十月,深秋时节。

香江:香港的别称。

还答一首:回信。答,回信;一作“酬”,回答。

宪庵:即张英,字宪文,清代文学家。

海天:指海上、天空。

几时:什么时候。归吾土:回到我的国土。

无地新亭:没有地方可以痛哭哀号(旧事)。新亭:东晋王导在建康(今南京)建的新亭,后因以“新亭对泣”比喻故国之思。老伧:粗俗之人。

扪首莫谈天下事:不要谈论国家大事。扪首,摸额头。

丧心宁爱草间名:丧失良心的人,哪里会去爱护那草木之间的东西。丧心,丧失良心。宁爱:哪里。草间名,草木之间的名字。

北风瑟瑟黄花晚:北风萧瑟,黄菊晚开。瑟瑟:形容风吹声。

尚有枝头未落英:还有枝头上的菊花尚未凋落。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1905年11月7日从香港寄给好友张英(宪庵)的回信。当时作者正在广州任两广总督兼署南洋大臣,正处在清王朝与革命党人矛盾尖锐斗争的关键时刻,作者此时心情复杂,既有爱国之心,又感到前途未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十月秋阴不出行,海天遥寄断鸿声。”起势不凡,点明时令和作者的心情。秋天的阴云,使诗人无法出行,只能寄希望于遥远的鸿雁传书。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孤独、无助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表现出他对时代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恐惧。

颔联“几时旧国归吾土,无地新亭哭老伧。”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他想到自己虽然身在异国,但心系祖国,希望能够早日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比痛楚,因为他觉得自己无处可以痛哭哀嚎,只能像那些粗俗之人一样,在草间寻找安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扪首莫谈天下事,丧心宁爱草间名。”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恐惧。他不敢谈论国家大事,因为他知道那些事情太复杂、太危险了;而他又不忍心丢弃这些草间的小名,因为这些名字背后寄托着他的希望和梦想。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痛苦,又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尾联“北风瑟瑟黄花晚,尚有枝头未落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绘北风萧瑟、黄花晚开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尽管秋风凛冽、寒意逼人,但诗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降临。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仰和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同时,诗中的关键词“秋”、“海”、“天涯”、“旧国”、“新亭”、“黄花”等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