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日月,记秋风江上,分明此地。
矮屋依然乡树远,真个人生如寄。
旧境何常,虚名未必,莫再牵人意。
槐清锁院,一时风景重记。
可叹百尺高技,风尘困折,变作柔条细。
多买胭脂学涂抹,也要妆成妩媚。
千古文章,百年事业,愧煞雕虫技。
低头为此,消磨多少豪气。
【注释】京闱:指科举考试。六月十五日:即端午节,因农历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江的日子,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题壁:指在墙壁上题诗。“几何”两句:意谓有多少个日月的变迁,记下秋风江上的景色,分明是在这里(指考场)。矮屋:简陋的房屋。乡树:家乡的树木。人生如寄:人生短暂,如同寄居在别人家里。虚名:空有名声。槐清:清风高洁。“可叹”两句:言人虽高大,但终难免被风雨摧折。百尺高技:形容人的才能或成就极高。柔条细:比喻才高之人被毁于一旦。多买胭脂学涂抹:意为学习涂饰自己的美貌。“千古”两句:意谓千年的文章,百年的事业,怎敢自比雕虫之技?雕虫:喻文字,这里泛指学问。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全篇写景抒情,以景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首二句,写诗人在京赴试途中经过此地,不禁触景生情,勾起往事的回忆。三、四句,写诗人面对旧时景物,感慨人生短促,世事无常,功名利禄皆如梦幻泡影。五、六句紧承三四句,写自己对虚名的厌恶和无奈,表现了诗人鄙弃名利的高风亮节。七、八句,写诗人感叹自己才华被毁于一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末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此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前二句写景,点明题意。“矮屋依然乡树远”,是说虽然自己身处异地,但乡中树木依旧,故乡的景象依稀可见,仿佛就在眼前。然而,这美景已无法再欣赏,只能回忆罢了。“真个人生如寄”,“人如寄”,意思是说人生就像寄住在别人家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赶走,因此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和机会,不要浪费青春和生命。后四句抒情。“旧境何常,虚名未必,莫再牵人意。”这三句话是说自己对过去的功名利禄已经看透了,不会再为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左右,也不会再让别人为了这些虚幻的东西而牵挂自己。“槐清锁院”,意思是说这里的风景很美,但是因为自己没有功名,不能在此地久留,只好离开。“一时风景重记”,意味着这里的山水美景将会成为自己一生的难忘记忆。“可叹百尺高枝,风尘困折”,意思是说曾经高傲的树枝如今已经被风吹折断了,象征着自己的才华和事业也受到了挫折和打击。“多买胭脂学涂抹,也要妆成妩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的才华已经被毁败,但是仍然要用美丽的外表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千古文章,百年事业,愧煞雕虫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的文章和事业已经无法与古人相比,但是仍然要用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低头为此,消磨多少豪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经失去了自信和勇气,但是仍然要用坚韧的态度来面对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