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涵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注释】
“人境庐”即作者自号,“联”是诗篇的意思。
方丈室:佛家语。意谓清净无为的道场。
自家山:指作者居住的庐山。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年苏轼在黄州任太守。此诗是其《和董传留别》七首组诗中的一首。此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开头两句写景。第一句,点明所游之地是庐山;第二句,写庐山四周环境。“万象涵归”四字,既写出了庐山景色秀美,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方丈室”与“自家山”相对称,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四围环列自家山”,突出了庐山的秀美,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四句抒发感慨。“四围环列自家山”,表明诗人已到庐山,而诗人的心境却并不宁静,反而更加激动,于是发出了感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表现了诗人那种积极向上,不满足现状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