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士人同仇。
四十七士心同谋。
一盘中供仇人头。
哀哀燕雀鸣啁啾。
泥首泣诉围松楸。
臣等无状恐为当世羞。
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
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瓯。
君亦有国民,不敢兴师修戈矛。
犹复腼颜视息日日偷。
臣等非敢国法雠。
伏念国亡君死实惟仇人由。
当时天使来,奉命同会酬。
环门观礼千人稠。
彼名高家实下流。
骂我衣冠如沐猴。
笑我朝会啼秃鹙。
我君怒如鲠在喉。
拔剑一发不复收。
乌知仇人不死翻贻家国忧。
臣等闻变行叹复坐愁。
或言死拒或言死请无能连一筹。
同官臭味殊薰莸。
一国蒙戎如狐裘。
最后决意报雠同力戮,洒血书誓无悔尤。
四十七士相绸缪。
蹈间伺隙忽然岁一周。
昨夜四更月黑至鸺鹠。
众皆衷甲撑铁兜。
长梯大椎兼利鍭。
或逾高墉或逾沟。
开门先刃铃下驺。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赤穗四十七义士的诗,他们为了报仇而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四十七士人同仇。 —— 四十七位武士共同怀有对仇人的仇恨。
四十七士心同谋。 —— 四十七位武士共同策划复仇的计划。
一盘中供仇人头。 —— 准备在战斗中将敌人的首领斩首。
哀哀燕雀鸣啁啾。 —— 比喻那些被敌人欺辱的百姓,他们的悲鸣声如同燕雀的啁啾。
泥首泣诉围松楸。 —— 四十七位武士在战斗中牺牲,他们的头颅被埋在松楸树下。
臣等无状恐为当世羞。 —— 四十七位武士认为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被后人耻笑。
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 —— 即使有臣子,也无法保护君主免受屈辱。
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瓯。 —— 君主有一个弟弟,但他无法继承王位。
君亦有国民,不敢兴师修戈矛。 —— 君主虽然是一个国家的主人,但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犹复腼颜视息日日偷。 —— 仍然保持尊严,默默忍受着每一天的生活。
臣等非敢国法雠。 —— 四十七位武士并不是因为仇恨国家的法律而行动。
伏念国亡君死实惟仇人由。 —— 考虑到国家的灭亡和君主的死亡,他们认为这是仇敌造成的。
当时天使来,奉命同会酬。 —— 当时有使者来到,受命与敌人进行和解。
环门观礼千人稠。 ——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观看礼仪。
彼名高家实下流。 —— 他们虽然名声在外,但实际上是卑鄙的小人。
骂我衣冠如沐猴。 —— 侮辱他们的衣着像猴子一样肮脏。
笑我朝会啼秃鹙。 —— 嘲笑他们在朝廷上的丑态像秃鹫一样。
我君怒如鲠在喉。 —— 我君主愤怒得像鱼刺卡在喉咙里。
拔剑一发不复收。 —— 拔出剑来,不再收回。
乌知仇人不死翻贻家国忧。 —— 不知道仇人不会死去,反而会带来国家的忧虑。
臣等闻变行叹复坐愁。 —— 听到消息后,四十七位武士叹息并坐立不安。
或言死拒或言死请无能连一筹。 —— 有人主张以死相抗,有人请求投降却被认为是无能。
同官臭味殊薰莸。 —— 同僚之间气味完全不同,就像香草和臭草一样。
一国蒙戎如狐裘。 —— 整个国家都被敌人包围,就像穿着一件狐皮大衣。
最后决意报雠同力戮,洒血书誓无悔尤。 —— 最终决定一起报仇,齐心协力战斗到底,誓言永不后悔。
四十七士相绸缪。 —— 四十七位武士相互约定要紧密合作。
蹈间伺隙忽然岁一周。 —— 在间隙中等待机会,突然一年过去了。
昨夜四更月黑至鸺鹠。 —— 昨晚四更时分,月亮变得很暗直到鸱鸺出现。
众皆衷甲撑铁兜。 —— 所有人都穿着铠甲,拿着铁兜头。
长梯大椎兼利鍭。 —— 使用长长的梯子和大的椎子。
或逾高墉或逾沟。 —— 有的跳过高墙,有的越过沟壕。
开门先刃铃下驺。 —— 先打开门让刀剑落在马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