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答书言,不过别瑕疵。
一旦尽遣撤,哗然称我欺。
怒下逐客令,旋禁华工来。
溯自西学行,极盛推康熙。
算兼几何学,方集海外医。
天士充日官,南斋长追随。
广译奇器图,诸器何伙颐。
惜哉国学舍,未及设狄鞮。
矧今学兴废,尤关国盛衰。
十年教训力,百年富强基。
奈何听儿戏,所遣皆卑微。
部娄难为高,混沌强书眉。
坐令远大图,坏以意气私。
牵牛罚太重,亡羊补恐迟。
蹉跎一失足,再遣终无期。
目送海舟返,万感心伤悲!
【注释】
罢美国留学生:停止派遣美国留学生。
感赋:感怀之作。
相公:指清朝的皇帝、宰相等大臣。
答书:回信,信里说了些什么。
瑕疵:过失,错误。
逐客令:秦始皇实行的一种严厉的驱逐令。这里比喻清政府将留学生全部遣送回国的命令。
康熙:清朝的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算兼几何学:即算术兼几何学。
方集海外医:方集,聚集;海外医,指外国医生。
天士:天文学家。
日官:主管天文的官员。
南斋:负责天文观测的机构。
广译奇器图:广泛翻译西方的机械图纸。
狄鞮:古代传说中能通晓西域语言的人。这里是泛指懂得外语的人才。
况:何况;更。
兴废:兴盛与衰败。
国盛衰:国家的兴衰。
十年教训力:十年间所积累的教育力量。
百年富强基:百年间所建立的强国基础。
奈何听儿戏:为什么听任他们胡闹。
部娄难为高:形容地位低下,无法胜任高位。
混沌强书眉:形容人愚昧无知,胡乱地写文章。
坐令:致使,使得。意气私:以意气用事。
牵牛罚太重:惩罚牵牛太严厉。牵牛,比喻被遣送的留学生。
亡羊补恐迟:丢失羊后再去补羊圈恐怕太晚了。
蹉跎一失足,再遣终无期:蹉跎,拖延;失足,犯错。再遣,再次遣送。终无期,没有结果。
目送海舟返,万感心伤悲:看着海船返航,心中万分感伤悲切。
【赏析】
此诗作于光绪三年至七年之间,当时正值清朝政府决定遣送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作者对此表示愤慨,并为此创作了这首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留学生的同情和惋惜,以及对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关切之情。
第一句”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直接点明主题,表示对遣送留学生一事的不满和愤慨。第二句”相公答书言,不过别瑕疵”则是对清政府的指责,认为清政府只是借口找茬来处理留学生问题。第三句”一旦尽遣撤,哗然称我欺”进一步强调了清政府的无理行为,导致留学生群体哗然,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第四句”怒下逐客令,旋禁华工来”则描绘了清政府的极端做法,下令驱逐留学生,不久又禁止他们回国。
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留学生命运的担忧和忧虑。第五句”溯自西学行,极盛推康熙”回顾了清朝早期对西方科学知识的接受和推崇,第六句”算兼几何学,方集海外医”则指出了当时学习西方数学和医学的情况,第七句”天士充日官,南斋长追随”提到了有才华的天文学家担任日官,负责观测工作,第八句”广译奇器图,诸器何伙颐”则表示通过翻译西方的科技书籍,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第九句”惜哉国学舍,未及设狄鞮”则表达了对未能及时设立翻译人才的惋惜之情。第十句”矧今学兴废,尤关国盛衰”则强调了当前教育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第十一句”十年教训力,百年富强基”则表达了对未来百年富强的期望。
清政府的决策最终导致了留学生的命运发生了改变,第十二句”奈何听儿戏,所遣皆卑微”表达了对清政府决策的失望和愤怒,第十三句”部娄难为高,混沌强书眉”则讽刺了清政府的行为愚蠢且荒谬。最后两句”坐令远大图,坏以意气私”则揭示了清政府的决策导致了远大的国家利益受损,以个人意志和私情为主导的结果。最后一句”牵牛罚太重,亡羊补恐迟”则表达了对留学生命运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留学生命运的同情和惋惜,以及对清政府决策的强烈不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