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露滴欲明,幽鸟啼更歇。
迢迢孤馆空,澹澹银河没。
为忆山窗人,坐见中峰月。

【注释】

夕露滴欲明:傍晚的露水快要凝结了。

幽鸟啼更歇:山中鸟儿啼叫,声音也渐渐稀少。

迢迢孤馆空:遥远的孤寂的旅店里空荡荡的。

澹澹银河没:银河也隐没了,天色已晚。

为忆山窗人:为了思念山中的窗内的人。

坐见中峰月:在山中的窗内坐着看着月亮。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诗人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至江夏时所作。诗题是“夏日晚步有怀山中》,而诗的内容却是写自己独宿孤馆、望月怀友之情。此诗以景衬情,意境开阔,含蓄深沉,耐人品味。

首句“夕露滴将明”,点出“夏日晚步”之“晚”字;次句“幽鸟啼更歇”,点出“夏日晚步”之“晚”字。两句对仗,自然浑成。

“迢迢孤馆空”,是写诗人独宿孤馆的情景:夜深了,孤寂的旅舍空无一人;“澹澹银河没”,是写诗人望天边银河不见的情景。两句对仗,也是自然浑成。

第三句,紧承前两联而来。“为忆山窗人”,是说,为了思念山中的窗内的人。“坐见中峰月”,是说,在山中的窗内坐着看着月亮。这两句是写自己望月怀友,与上两句遥相呼应,情景交融,境界阔大。

全诗四句,从不同的角度写自己独宿孤馆、望月怀友的情景;每句又各有一个关键词:第一句有“夕”、“露”、“滴将明”;第二句有“幽”、“啼”、“更歇”;第三句有“孤馆”、“银河”;第四句有“山窗”、“月”。这些词语,都与自己的情感活动有关。因此,全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就很清晰了。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含蓄深沉而又耐人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