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头却望听歌处,已失八公山上树。
淮上夜发因忆壬辰之冬借稚存随朱笥河先生按部经此倏三载矣怅然有作寄稚存
在淮上夜行时想起去年冬天和稚存一起跟随着朱笥河先生经过这里,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
问头却望听歌处,已失八公山上树。
回头遥望着歌声传来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当年那棵八公山上的古柏。
问头却望听歌处,已失八公山上树。
淮上夜发因忆壬辰之冬借稚存随朱笥河先生按部经此倏三载矣怅然有作寄稚存
在淮上夜行时想起去年冬天和稚存一起跟随着朱笥河先生经过这里,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
问头却望听歌处,已失八公山上树。
回头遥望着歌声传来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当年那棵八公山上的古柏。
初春 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 池台平入夜,原野渺含春。 物外欣然意,风前现在身。 中宵感幽梦,冰雪尚嶙峋。 译文: 初春时节,我尚未感受到毡炉的温暖,心中就已充满了对新鲜柑酒的期待。夜晚降临,池台映入眼帘,原野上的景色仿佛融入了春天的气息。置身物外,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惊喜,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深夜时分,我梦见自己身处寒冷之地,但冰雪依然嶙峋,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力量。 注释: 1. 毡炉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 译文: 微风吹来水面波纹荡漾,小舟在水面轻轻摇晃。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一片宁静,仿佛刚刚被雨水洗刷。 万棵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有一个客人依靠着船桨,不知道是哪位在唱歌。 莲花姑娘已经走远了,只剩下我独自在水边徘徊。
诗句解析如下: - “淙淙独鸣涧”:描述了溪水独自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用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矫矫孤生松”:用“矫矫”形容松树挺拔的姿态,表达了松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暗指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 - “半夜未归鹤”:描绘了一只鹤在半夜时分飞回的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或对离别的不舍。 - “一声何寺钟”:通过钟声的响起
秋夜酌闵二舟中 移船向君饮,款语尽斜晖。 译文:把船移到江边来与你饮酒畅谈,话音还在夕阳的余晖里回荡不绝。 注释:向君:向对方。款语:亲切交谈。 赏析:此句写与友人在江边饮酒的情景,通过“移船”、“向君”等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 译文:微风吹拂,蜡烛光芒不减;寒气逐渐侵袭帷帐。 注释:微风:轻柔的风。不禁:不减,不受。帏
春夜闻钟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愈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沉听寂,天半又归鸿。 译文: 春天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听着远处寺庙的钟声,却无法分辨其来自何处。这悠扬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乡愁。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没有僧人的寺院,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变得遥远。梦中的我,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钟声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注释: 1. 遇王大邦誉:遇到王大邦。 2. 不是逢摇落:不是在秋天的时候。 3. 谁知宋玉愁:谁能知道宋玉的忧愁呢? 4. 及关方浩叹:到了关口才感叹。 5. 出峡又扁舟:从三峡流出后,又要乘坐小船。 6. 驿路成倾盖:驿站的路上形成了车盖相撞的情景。 7. 霜天各敝裘
【注释】: ①游白沙庵僧舍:游览白沙庵。白沙庵,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市,是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所居住过的地方。 ②偶展登临兴:偶然间兴致勃勃地去观赏山景。 ③攀萝到上方:攀着藤条到达上面。上方,指高处。 ④僧人的话:指僧人与游客谈论的话题。 ⑤漱,洗嘴漱口。水泉冷,指水清见底,感觉清凉。漱罢,指漱口完毕。 ⑥沉,指磬声深沉。山磬凉,形容磬声清脆悦耳,给人带来凉爽之感。 ⑦听:闻。沉声
山寺 晚林藏古刹,地僻到人稀。 遥望隔松坞,径来敲竹扉。 笑迎僧有相,惊窜鼠多机。 嗒尔忘言说,钟声满翠微。 注释: 1. 晚林藏古刹:傍晚的树林里隐藏着古老的寺庙。 2. 地僻到人稀:这个地方偏僻,很少有人来。 3. 遥望隔松坞:远远地望着隔在松林中的小村庄。 4. 径来敲竹扉:径直来到竹林的门扉前。 5. 笑迎僧有相:笑着迎接僧人,似乎认为他有某种特殊的身份或地位。 6. 惊窜鼠多机
秀江夜泊 夜气一何悄,扁舟系古杉。 潭空孤月印,峰黑一灯嵌。 薄雾侵残蜡,清霜恋故衫。 徘徊难久立,惧有老蛟馋。 注释: 1. 夜气一何悄:夜幕降临,空气中弥漫着寂静的氛围。 2. 扁舟系古杉:我坐在小舟上,将小船系在了一棵古老的杉树上。 3. 潭空孤月印:月亮高悬在夜空中,映照在静谧的湖面上,犹如一枚孤月。 4. 峰黑一灯嵌:山峰苍茫如墨,夜色中,一盏灯火显得格外渺小且孤独。 5.
【译文】 凌晨起床出发,四野鸡鸣声声叫。 旅途劳顿已多时,晨光中又起身行。 残雪还未化尽,晓寒更增衣不轻。 山冈连绵道路长,小路层层路更生。 担心路途劳累重,疲驴瘦骨不胜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清丽明快的早行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游子的关心之情。 首句“荒鸡鸣四野”,点明了时间是清晨,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了鸡鸣声。这里的“荒”字,既描绘了鸡鸣声的清脆悦耳
淮上夜发因忆壬辰之冬借稚存随朱笥河先生按部经此倏三载矣怅然有作寄稚存 注释:淮水在月光下闪烁,平沙漫漫,烟雾弥漫。长江晚来映照镜子一样的光芒。行船十里又五里,一弯新月挂在高高的桅杆上。两岸火光星星点点,极远的江面上清歌声入云霄。七弦琴停弹酒也不倒,默听心声瞬间零乱。一半时光催成风中水愁,分明诉说着飘零的怨情。我心触动非酒悲,坐上有往事让人劳神深思。山川风景无变化,绝忆当初初泛时的景象
《中元》 裁莲作灯七叶,百万光从水间出。 凤膏着露精灵愁,蚖脂映溜蛟龙泣。 回光却射恒河边,极天饿鬼来如烟。 幡幢花果遍世界,哭来笑去风飘然。 东家女儿巧心思,剪得浓花似侬媚。 自礼金仙守夜分,不卷风帘养灯穗。 五更以后珠斗斜,野火散灭人还家。 嫩凉各抱兰气宿,遍地露虫鸣纬车。 孤馆空香步尘迹,似有秋魂吊书客。 为君更唱鲍家诗,愁烟袅尽东方白。 注释: 1. 裁莲作灯七叶:用莲制作成灯
【赏析】 这是一篇写雨的诗,诗人借雨抒怀,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中“我生万事多屯蹶”一句,点出诗人一生坎坷,事事不顺心。“眄到将圆便成阙”,是说看到圆月即将出现,却变成乌云遮月,令人失望。而“今宵满意觞蟾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赏月饮酒的愉悦心情。 下片,诗人以云起为背景展开想象,从西北方向升起的浮云,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那薄暮时分的雨丝纷乱地飞扬着
寻墓篇为程仲南作 出亦悲,入亦悲。 儿悲不为寒,儿悲不为饥,问之旁人那得知。 父一而已,母有前后。 生我者父,夫父即母。 母死不得母葬所,苍苍之天实谁咎。 一灯荧荧,父病在床。 顾语七岁儿,他时归母葬故乡。 于何求之询渭阳,于何询之之朐阳。 朐阳十万户,一一歌钟起。 问我舅氏家,老成已谢孤子死。 借问旧乡里,呼名半人鬼。 母墓不可得,不得墓兮不可以为子。 朝出郭门望,暮出郭门望。 泪痕着树树枯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指出其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情感等;最后结合全诗主旨和作者情感进行赏析即可。此题中“院斋纳凉杂成 其四”一句,是全句的提示,因此需要将前四句与后两首诗联系起来考虑。 “去岁此方旱,地有千里赤”,去年这里天干干旱,地上寸草不生,千里一片枯黄。 “江甸流饥民,淮关断沽舶”
注释: 1. 院斋纳凉杂成其三:诗题“院斋纳凉杂成”表明这是一首描写夏天在庭院中纳凉的诗。其三,即第三首。 2. 为师实人患,而我适坐之:老师实际上是让人担心的,而我却恰好坐在这让人担忧的位置上。 3. 奇字或相叩,大半心然疑:有时候,一些难懂的字词会让人感到疑惑不解。 4. 所愧来问意,赠尔惟不知:我深感惭愧的是前来提问的人,但我并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的问题。 5. 比舍闻诵读,暇即相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