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亦悲,入亦悲。
儿悲不为寒,儿悲不为饥,问之旁人那得知。
父一而已,母有前后。
生我者父,夫父即母。
母死不得母葬所,苍苍之天实谁咎。
一灯荧荧,父病在床。
顾语七岁儿,他时归母葬故乡。
于何求之询渭阳,于何询之之朐阳。
朐阳十万户,一一歌钟起。
问我舅氏家,老成已谢孤子死。
借问旧乡里,呼名半人鬼。
母墓不可得,不得墓兮不可以为子。
朝出郭门望,暮出郭门望。
泪痕着树树枯死,芳草为不芳。
谁何白须一老翁,指点抔土沙堤旁。
几年寒食无酒浆,几年野火驱牛羊。
人言此事五十有馀载,今得归母葬故乡。
儿寒不愁,儿饥不愁,儿名不欲传万口,儿事不欲传千秋。
愿人寻墓墓即得,吁嗟此意无人识。

寻墓篇为程仲南作

出亦悲,入亦悲。

儿悲不为寒,儿悲不为饥,问之旁人那得知。

父一而已,母有前后。

生我者父,夫父即母。

母死不得母葬所,苍苍之天实谁咎。

一灯荧荧,父病在床。

顾语七岁儿,他时归母葬故乡。

于何求之询渭阳,于何询之之朐阳。

朐阳十万户,一一歌钟起。

问我舅氏家,老成已谢孤子死。

借问旧乡里,呼名半人鬼。

母墓不可得,不得墓兮不可以为子。

朝出郭门望,暮出郭门望。

泪痕着树树枯死,芳草为不芳。

谁何白须一老翁,指点抔土沙堤旁。

几年寒食无酒浆,几年野火驱牛羊。

人言此事五十有馀载,今得归母葬故乡。

儿寒不愁,儿饥不愁,儿名不欲传万口,儿事不欲传千秋。

愿人寻墓墓即得,吁嗟此意无人识。

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寻找墓地的故事,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对墓地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哀怨和悲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亲情永恒不变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